说起紫砂壶,很多人都会首先联想到江苏宜兴,这座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中国的"陶都"。
但在浙江省,同样有一个因紫砂壶而出名的地方--长兴。制陶业本就发达的长兴,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迎来了紫砂壶工艺的黄金发展期,短短几十年间,无论是其制作工艺还是水准,都已经不亚于声名远扬的宜兴紫砂壶。
而长兴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改变,蒋淦勤起了很大的作用。
蒋淦勤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长兴紫砂陶艺协会会长。
壹
1941年,蒋淦勤出身于宜兴的一个紫砂壶世家,从他的祖父一辈开始,蒋家就以制壶为业。深受熏陶的蒋淦勤,从小就爱拿着泥巴搞些小创作,小学毕业便开始学习如何制作紫砂壶。
等到15岁时,蒋淦勤正式考入宜兴紫砂厂当学徒,师从紫砂壶制作大师王寅春。在厂里的2、3年,蒋淦勤虽说是学徒身份,但和现在学生的境遇也差不多,隔三差五就要面临考试,所以基础打得很扎实。
(1959年拍摄于宜兴紫砂厂,2008年翻拍)
由于表现出色,蒋淦勤被厂长选中送往南京艺术学院进一步深造,学习画画、雕塑等技巧,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第二年,蒋淦勤跟随兄长蒋淦春来到了长兴陶器厂。
其实论及陶瓷行业,宜兴、长兴自古以来就难分伯仲,但如果单拎紫砂壶这门工艺比,长兴却一直处于下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兴陶瓷业始终以出产缸、罐等日用陶瓷为主。
蒋淦勤初到长兴时,陶器厂甚至都还没有一个专门烧制紫砂壶的窑,专职工人也只有3、4个。
于是,蒋式兄弟就从车间开始了自己的培养计划,工人规模日渐扩大,最多时达到了上千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已经成为制作紫砂壶的大师。
到了8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推动长兴紫砂器具的制作和出产,政府专门建立长兴紫砂厂,由蒋淦勤担任技术厂长。
在长兴紫砂行业的崛起中,蒋淦勤的作用有目共睹,他被称为"长兴紫砂技艺的创始人"。
贰
在蒋淦勤看来,制作紫砂壶其实并非全靠信手拈来,脑海中有构思只是第一步,还需要画好设计草图,等确定好大小、形状以及各个部位的尺寸之后才动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蒋淦勤的设计草图)
而要保持创作,就不能拘泥于"一家之言",蒋淦勤曾在不同时期受到过很多大师的指点,从最初的王寅春,到朱可心、顾景舟等人,以及他的姐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
(1995年,蒋蓉(右)与蒋淦勤(左)合影)
这几位老师各有所长:王寅春专攻光壶,朱可心擅长雕花技艺,蒋蓉则是制作花壶的好手。蒋淦勤博采众长,融合了各家的特点,创作技巧全面,作品题材涉猎广泛。
四方提梁壶
于2011年6月获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特别荣誉奖
这把方提梁壶与传统的紫砂壶造型有些不同:壶口与壶底为圆形,壶身却是长方形,和古代"天圆地方"的概念倒是很契合。尤其是壶柄高高临空,看上去好似一座稳健的桥,十分挺拔,但制作起来殊为不易,一不小心就会在烧制时断掉。
美林石榴壶
于2014年4月获第9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工艺美术奖
蒋淦勤曾在北京韩美林工作室待过两年,这把美林石榴壶就是两人共同创作的--由韩美林先生设计,蒋淦勤制作。壶身是一个石榴的形状,珠圆玉润,寓意"多子多福,吉祥如意"。在壶面上,还有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的题词。
此壶于2014年4月获第9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工艺美术奖。
(蒋淦勤与韩美林共同创作合影,拍摄于1992年)
叁
对于紫砂技艺的传承,蒋淦勤认为要给年轻人"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家里,他的两个女儿蒋燕和蒋蒸从小耳濡目染,如今也在从事紫砂壶制作,作品多次获奖,成绩斐然。
(蒋淦勤指导蒋蒸创作)
而自2011年进驻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大师工作室后,蒋淦勤和他的紫砂技艺有了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如今年近八旬的蒋淦勤,依然经常会现身工作室坚持创作。
已尽得蒋淦勤真传的小女儿蒋蒸现已定居杭州,平常会在工作室里向市民传授紫砂技艺,前来学习体验的小朋友非常多。
(蒋蒸和小朋友们)
一起来体验吧!
本周六(6月24日),我们将会相约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蒋淦勤大师的传人蒋蒸一起提前体验紫砂制作!共提供六组体验名额,每组一位家长和一位小朋友,家长做紫砂杯,小朋友做捏塑。
(小体验者的父亲节作品)
【活动内容】
亲子体验:家长做紫砂杯,小朋友做捏塑
(因烧制需要,完成后1个月后取件)
6月24日(本周六)上午10:00-12:00
【活动地点】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小河路334号)二楼
【流程介绍】
1、用木搭子把泥条敲打成泥片;
2、泥片围成身筒,用泥浆接合,用木拍子拍打身筒;
3、用脂泥把底片粘结在身筒上;
4、处理口部;
5、整理粘结细部
6、用明针修整
7、成品
【活动报名】
城西生活圈将送出6个免费名额
后台回复"紫砂"即可报名
(每个名额可供一位家长和一位小朋友)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