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饮茶习惯,其实以前就和日本人的茶道一般,复杂。以前喝茶需要先从茶砖里撬出来,然后碾碎,咕咚咕咚的煮起来,加上神马油盐葱花芝麻一大锅。然后拿个小刷子刷刷刷刷的在茶盏里鼓捣起来,然后连茶带着茶叶默默子的一股脑儿的喝下去。这里放一张古代人的茶碾图,香港藏家麦先生的的一件藏品。
定窑茶碾(香港麦先生藏)
一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那里,产生了质的改变。明朝创立初期,喝茶还是和以前一样,要把茶叶做成一坨坨的团团,然后喝的时候撬开了,格叽格叽的磨碎。不过到了朱元璋的洪武二十四年,就不一样了。朱元璋下令进贡宫廷的茶停止制作成团团,直接进贡散茶。然后,喝茶的方法也有了改变。直接泡水喝!!从连着茶叶沫子一起吃下去到只喝茶叶水,这一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对于冲泡茶叶的器具要求也不一样了。相比较于瓷器,不挂釉的紫砂器具透气性能更好。相较于陶器,紫砂更细致温润。于是,介于两者之间又兼具双方优势的紫砂器具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了。目前的资料,最早进入宫廷的紫砂器具是来自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紫砂工匠时大彬。时大彬是明代紫砂名家时鹏之子。故宫博物院有藏一把时大彬的剔红人物方壶,在紫砂胎上制作剔红工艺,十分的罕见。这里来看一把时大彬的壶,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梅花壶。这把壶是伍德沃德基金1982年购买并赠送给大都会的礼物。
梅花壶(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这里请大家允许我来八卦一下这个伍德沃德一家的故事。也许有人知道这个当时登上过N次头条的事件了。这个伍德沃德家族中不得不说的人物:威廉伍德沃德,他的父亲就是汉诺威银行的总裁兼董事老伍德沃德,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1920年6月12日出生。哈佛毕业,二战期间参加美国海军,好像是个潜艇兵,而且还获得过勋章。颜值也不低,妥妥的一个钻石王老五。后来,威廉伍德沃德和老婆安认识并在23岁的时候结婚了。不过,这个安娶的有点欠考虑。安是一个三流小明星,高级夜总会的舞女,也有说安先成为了威廉的情妇,后来才拨乱反正的。这位威廉先生看了颜值,没考虑老婆的教养和家庭背景。1943年,两人结婚。安在1944年和1947年分别生了两个儿子。不过婚后夫妻感情并不太好,各自出轨各自鬼混,各种公开场合的争吵,酗酒,安还嗑药。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了1955年10月30号。那天晚上不知道什么原因,安端起了猎枪,一枪崩了威廉伍德沃德。据后来安的口供说,她听到了响动,以为是小偷,所以端着枪去查看。看到一团黑影吵自己扑来,于是开枪自卫,没想到打完之后发现正命中自己的老公。故事说到这里,我就要呵呵哒了。。。。。这真准。有人推测是老公抓到了她的出轨把柄要和她离婚,叫她净身出户,也有说是嗑药之后产生了幻觉。反正众说风云。但是,陪审团宣布安无罪。后来安重度抑郁症死于自杀。两个儿子,一个参加了越战,从战场回来之后沉迷于毒品,被关进了疯人院,出来之后自杀了几次未遂。最后在1978年跳楼自杀。另外一个哈弗毕业之后,成为了记者,1999年也跳楼自杀。套一句很恶毒的话:一家门不得好死啊。
继续回来讲我们的正题。
我们的圣祖康熙大帝。。。。。
整个满清皇朝最让我感兴趣的人,一个是康熙他奶奶孝庄文皇太后的……婢女,苏麻喇姑。另外一个就是康熙的四阿哥,我们的雍正皇帝。
就别说数也数不过来的妃子们了,光皇后,康熙皇帝就册封了三任,还有一任母凭子贵。所以,康熙皇后就有四任。第一任是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生下二阿哥的那位。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生下二阿哥后几个时辰,逝于坤宁宫。康熙悲痛难以,缀朝五日。并下旨:二十七日之内不准官员婚嫁作乐,民间七日之内不准婚娶等喜庆活动。
第二任,是辅政大臣遏必隆与侧室舒舒觉罗氏生女儿,康熙四年,十二岁初入宫就封为妃,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病逝后三年,此女代理掌管后宫,康熙十六年,晋封为后,册立皇后仅仅半年多,康熙十七年二月病逝。此女的同母妹妹,康熙二十年册封为温僖贵妃。不过这位皇后的丧仪从简,《清圣祖实录》里面有记载:凡出征王、贝勒及各官为国讨贼、平定地方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委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
第三任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康熙的表妹,康熙十六年封贵妃,一直到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病危,康熙才降旨册立为皇后。就当了一天的皇后,佟佳氏就离世了。
康熙幼时并不得父亲也就是顺治皇帝的特别注意,但是康熙他妈打的根本就不是老公牌。妥妥的打的一手婆婆牌。而且还是一手好牌。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玄烨降生于景仁宫,按照祖制,不与生母同住,老太后将贴身侍女苏麻喇姑拨出令其协助照看这位皇孙。
康熙五岁,老太后就让玄烨入书房读书。据说当时还需要"站班当差"。头戴红绒绣顶皇子冠,着四团龙袍补褂朝袍,足蹬小靴,从乾清门入宫。据说当时因为太小了,乾清门门槛太高跨不过去,由太监抱进门。脑补了一下,萌的一脸的血啊。
关于,康熙皇帝除掉鳌拜是这样记载的: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帝突然宣鳌拜南书房觐见。当鳌拜赐坐时,内侍将实现准备好的一只折腿椅子请他坐。使一内侍立于其后。又命赐茶,内侍用一只沸水煮过的极热的碗赐茗。鳌拜炙手难耐,茶碗坠地。康熙见状大呼"鳌拜大不敬",十几名心腹侍卫一拥而上将鳌拜抓住。
这里再说一个康熙皇帝的故事,康熙二年,有位将军得一只黄鹦鹉,用黄金打造鸟笼,将此鸟进献。结果,将军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欢心,反而遭到了皇帝的一阵呵斥。从那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康熙皇帝的审美,对于这种浮夸的风格并不欣赏。所以清三代中的瓷器,康熙朝的最低调内敛稳重。应该也是和皇帝从小的审美风格有很大的关系的。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陈鸣远。
作为公认的清代紫砂第一大家,陈鸣远是康熙年间知名的紫砂名家。
关于陈鸣远的大名,第一次听说是在CCTV的国宝档案中,曾今在2011年5月的一期国宝档案中介绍了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内的一把陈鸣远制作的紫砂菱花式壶。
紫砂菱花式壶
这把壶口径4.8cm,底部直径11cm;高6厘米。在壶底部刻有"鸣远"二字,并且有一枚"陈鸣远制"的方形印章。壶身和壶盖为六瓣绫花型,花瓣收缩成口,壶盖俨然就是花萼。
作为陈鸣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他在紫砂领域开创的像生器。还有就是在紫砂壶身上镌刻铭文也是从陈鸣远开始的。就比如说下面这只藏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里的蚕桑壶。
蚕桑壶
壶盖是一枚带着桑椹的桑叶,上面还有一只正在悉悉索索吃着桑叶的蚕宝宝作为壶钮。
蚕桑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数千年。据传说黄帝的老婆嫘祖,是桑蚕文明的创始人。而桑蚕文化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带,江浙一带自古就是蚕桑业发达的地区。宜兴地处江浙,因此出生宜兴的陈鸣远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运用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就算再皇家,对于农桑也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就在西苑的丰泽园中亲自种过水稻,搞了一小块的试验田,种"御稻"。同时,还在丰泽园左右设立蚕舍,养蚕缫丝,织帛。雍正皇帝继位之后,也以父亲为榜样,关心农业生产发展。早在千年之前的千字文中就有记载"治本于农,物资稼穑"。当然,在《清世宗实录》,也记录过这么一段话"舍旁田畔以及荒山不可耕种之处,度量土宜,种树木。桑柘可以饲蚕,枣粟可以佐食"。
在宫廷中,也有进行亲蚕礼,也就是现在来说养蚕宝宝玩。仪式之前两天要斋戒,在交泰殿前设斋戒牌铜人,然后当日,在顺贞门设皇后仪驾,皇后乘凤舆出神武门,公主、福晋、命妇等随行。到蚕坛。到了蚕坛先稍事休息,然后皇后用金钩采桑,然后,观看妃嫔、公主等人采桑。所采桑叶交于蚕妇,撒于蚕箔上。然后祭先蚕坛。等到,结茧之日,皇后还要带着众嫔妃们来一次蚕坛,象征性的缫丝。蚕坛所养的蚕,所缫之丝,将被染成各种颜色,然后用来绣制皇帝祭祀时候所愿的礼服。不过,这种都是仪式性的表面功夫啦,清代历史中,并没有记载那位皇后或者妃嫔真正的有养蚕缫丝织布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把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陈鸣远的壶。
四足方壶
上海博物馆馆藏了一把陈鸣远的四足方壶,造型朴实敦厚,底部下附四饼形底足,壶身上面刻有"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远"的词句。"且饮且读"。描绘的是饮者一手把茗壶饮茶,一手持书卷读书。边读书,边喝茶。"不过满腹。"则是语出庄子"逍遥游":"鹤鹩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说的是一个人无法占有一切,弱水三千,只能饮一瓢。饮茶於茗壶,茶水再多,能饮的水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再多,也只是书山一角。
关注公众号:
紫砂中华
专注紫砂实力派
紫砂界首家全网营销服务商
业界最知名的紫砂交流平台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