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因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而得名。
"我第一天到厂里上班,顾大师用钢笔为我在日记本上题写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一句话。"这句教诲,已经77岁的吴亚平仍然记得很清楚。
当学徒要"吃三年萝卜干饭",而且要起早贪黑,"鸡叫做到鬼叫,老婆都找不到。"来自农村的吴亚平,因为喜爱,并不觉得这些是苦。凭着悟性与勤奋,吴亚平深得顾景舟真传,制壶技艺与日俱增。
从1962年到1980年,来自农村的吴亚平因国家精简城镇职工,回乡务农18年。"18年可以把一个人的意志磨灭,也可以把一个人的意志磨练地像钢一样坚强。"
吴亚平的一生注定和紫砂离不开。1980年,吴亚平远赴河南,任河南省宝丰县紫砂工艺厂技术厂长;1989年,吴亚平任河南省平顶山市紫砂工艺厂厂长;1992年,吴亚平回宜兴陶都开发区筹建江南紫砂工艺厂。
"一张桌子,一个品牌。"在吴亚平的案头,摆放着各种制壶工具。"其中有些工具,是用来制作制壶工具的工具。"吴老说,为制作一把精美的工艺壶,很多制壶工具都由工艺师根据每把壶的形状要求自己制作。
紫砂壶制作工具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探索和创新,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工具,数量大小有几百种,质地有木、竹、铜、铁、钢、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种材料。
比如规车,是紫砂壶成型工艺中必用的工具。在制作一件作品前,首先要按尺寸配好各种规车。规车型号有多种,可移动规脚配置所需要的尺寸,各种尺寸的规车要分别写上特定使用名称。
吴亚平创作的紫砂壶艺术作品质朴典雅,题材新颖而富有哲理。其作品在保留传统精华基础上,更多体现出时代感与创新理念。《倒转乾坤壶》《万象更新壶》等作品多次斩获中外大奖,并有十件作品先后被中南海紫光阁、首都博物馆等长久收藏。
已逾古稀的吴亚平总是一脸笑容,他说自己坚信"要做好壶,先做好人"。
吴亚平所在的江苏宜兴丁蜀镇,常住人口近30万,是全国紫砂壶最大的出产地,也是紫砂原矿的所在地。紫砂壶产业是宜兴丁蜀地区的支柱产业,当地拥有紫砂壶生产企业400多家,家庭作坊与工作室更是不计其数,丁蜀镇从事制壶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而从事与紫砂壶相关产业的人员达到近10万。
对于紫砂艺术市场的良莠不齐,吴亚平觉得自己能做的,更多地是保持初心,保持对传统制作工艺的持守与传承。能够得到同道口碑心许,才是真正的大师。
如今,吴亚平的女儿吴敏继承了父亲的制壶技艺,走上紫砂艺术道路上并小有成就。吴亚平说,年轻人艺术理念更超前、更懂市场运营,缺的是制壶手艺的精到,和对紫砂文化精髓的领悟与思考,这都需要时间的磨练。"对于艺人来说,我们有时根本无须理睬周遭的纷扰,要固守自己平静的内心。"
"有匠心,有持守,才会有传承。"吴亚平说。(文/摄 陈维松)
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江苏工作站,记者通过王盘元站长的引见,见到了已逾古稀的紫砂大师吴亚平。这个总是一脸笑容的老人,说自己坚信"要做好壶,先做好人"。
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的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上釉,但胜似上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红、闪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质朴浑厚,古雅可爱。 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气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会上称其"世间茶具称为首",并非夸张。
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谓纷繁多样。
趋势:平民化路线将推进紫砂壶进一步普及
整体行情的下行使得紫砂壶市场的洗牌正在进行,无论是市场运营模式、分销通路、价格体系等都面临着一定的调整,而在这一调整期,我们将可以看清紫砂壶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
首先,年轻群体进入紫砂壶行业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他们艺术理念更超前、更懂市场运营,但在制壶手艺上整体水平依然欠缺。整体而言,年轻从业者将对原有市场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
其次,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弱,紫砂壶价格将继续缓慢下滑,在这一过程中,商家因高端需求量下滑严重而会将精力转向制作平民化紫砂壶商品,而平民化路线的加速又反过来促进了紫砂文化的进一步普及。
再次,科技研发将使传统制壶工艺得到有效改进。分散性经营和小企业经营的模式决定了紫砂壶产业的技术研发一直较落后。后期随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或机构的重视,这种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技术研发将有效推动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改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宜兴紫砂壶市场调研报告
最后,作坊生产的模式发展会愈加艰难。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将可能会因资本进入紫砂行业而发生,资本的介入将带来品牌化运作的商业模式,在品牌推广与销售通路上将对传统模式造成极大的威胁。虽然这一趋势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但总体而言,作坊式生产模式的发展空间将不断受到压缩。
顾景舟原名景洲,江苏宜兴川埠上袁村人,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砂界尊称为当代"壶艺泰斗"。
生于1940年的吴亚平,1956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今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师从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开始三年的学徒生活。"我于1959年春节时第一天到厂里上班,顾大师用钢笔为我在日记本上题写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一句话。"这句教诲,已经77岁的吴亚平仍然记得很清楚。
在吴亚平家中,挂着恩师顾景舟(画面左)给自己(画面中)传艺授道的珍贵照片。"一代宗师"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历经紫砂艺术由衰至盛。难能可贵的是,顾景舟除了个人的艺术造诣不断升华,还辛勤培育出满园桃李。"要手法规范,也要巧思蕴意;要懂原理,也要懂文化。恩师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同样师从顾景舟大师,是吴亚平的师兄。两人相识六十年,现在聚在一起,还是不住回忆恩师顾景舟的谆谆教诲。"你能创制一件新品,突破了传统形,那才是你的真正收获。"如何在继承中求发扬,多年来这师兄弟虽然走过不同的道路,但这句教诲始终没忘,也因此不辱师门,终成大师。
从1962年到1980年,来自农村的吴亚平因国家精简城镇职工,回乡务农18年。"18年可以把一个人的意志磨灭,也可以把一个人的意志磨练地像钢一样坚强。"回顾这段经历时,吴亚平拿出了自己创作的《中流砥柱》壶。他说,这件作品要表达的,就是中国人在苦难中不屈的坚强意志和风骨。
吴亚平认真擦拭壶身,旁边放着一杯茶。他说,茶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紫砂文化的发展。从文化角度来看,紫砂文化既是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茶文化的一个分支,是陶文化和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交融的产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吴亚平说,制壶工具必须自己做,先学做工具。工具做不好,就不能做壶。
他说,自己在创作中自制工具,也是得自恩师的严格要求。"师傅当年做壶的工具,不少于120种。"
紫砂壶制作工具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探索和创新,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工具,数量大小有几百种,质地有木、竹、铜、铁、钢、牛角、皮革、塑料等各种材料。比如规车,是紫砂壶成型工艺中必用的工具。规车型号有多种,可移动规脚配置所需要的尺寸,各种尺寸的规车要分别写上特定使用名称。
吴亚平认真端详女儿吴敏的紫砂作品。吴敏继承了父亲的制壶技艺,走上紫砂艺术道路上已耕耘十余年,并小有成就。吴亚平说,年轻人艺术理念更超前、更懂市场运营,缺的是制壶手艺的精到,和对紫砂文化精髓的领悟与思考,这都需要时间的磨练。"对于艺人来说,我们有时根本无须理睬周遭的纷扰,要固守自己平静的内心。"
吴亚平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社会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江苏工作站站长王盘元交流。这家设立在宜兴的公益性组织,主要职能是发现发掘社会流散文物,加强地方文物修复建设,资助文物保护项目,向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捐赠,同时整合民间文物资源,为民间文物收藏进行培训。王盘元说,希望能和吴老等德艺双馨的大师多合作,努力提升宜兴紫砂的公众形象,为保护紫砂文化作贡献。
更多故事,请看本站新闻中心《世相》栏目。进入>>>>>>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