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紫砂艺术未来的发展

  • 编辑/作者:淘壶人
  • 日期:2017-04-1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曾有人说,民间艺术往往是生于草莽、兴于江湖、死于庙堂。紫砂最初具有较强的民间工艺特征,虽然之后有文人思想的注入,但仍体现出浓郁的平民趣味。历史上紫砂陶器虽进入宫廷,但并没有在皇室大量出现,因此并未被官样规矩所束缚,仍能得以按照自身的轨迹向前发展,可以说是生于乡司,兴于市井。但到了今天,紫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使用功渐被欣赏功能所取代,紫砂茶器早已不再是人们手中握着的那把用来泡茶的红陶壶,而是上了博古架,进了博物馆,越来越向艺术收藏品靠近。由此,我们不能不看到,紫砂在自身蜕变的过程中也正面临着诸多问题.首

曾有人说,民间艺术往往是生于草莽、兴于江湖、死于庙堂。紫砂最初具有较强的民间工艺特征,虽然之后有文人思想的注入,但仍体现出浓郁的平民趣味。历史上紫砂陶器虽进入宫廷,但并没有在皇室大量出现,因此并未被官样规矩所束缚,仍能得以按照自身的轨迹向前发展,可以说是生于乡司,兴于市井。但到了今天,紫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使用功渐被欣赏功能所取代,紫砂茶器早已不再是人们手中握着的那把用来泡茶的红陶壶,而是上了博古架,进了博物馆,越来越向艺术收藏品靠近。由此,我们不能不看到,紫砂在自身蜕变的过程中也正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紫砂原材料近于枯竭。以前,我们特别强调紫砂的泥料是宜兴独有的,紫砂陶器的独特性取决于泥料的唯一性,紫砂原矿的泥料是保证紫砂产品纯正的基本的条件。但紫砂的矿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紫砂泥料日渐稀少,以后还会有纯正的紫砂吗?泥料的唯一性既可以成就紫砂的独特品格,也可能成为断送紫砂的杀身利器。

是紫砂工艺的发展遇到瓶颈。随着几代紫砂艺人的努力探索,紫砂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各种复杂的造型都有可能实现。当我们的技艺真的精湛到无所不能时,那么接下来的突破点又在哪里?发展的空间又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忽略了自身修养的提高,重技轻艺,把技艺看作是制陶的全部,则有可能弱化紫砂应有的文化内涵。其实,技艺只是一种手段,是为表现服务的。有些制陶者往往是在自觉修为有限时,才会通过炫技取悦于人。

紫砂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没有理顺。在宜兴,做壶的人很多,每个紫砂艺人都希望做出不同造型的壶,故有人说宜兴是世界上壶的造型最多的地方。前些年,宜兴每家紫砂作坊的墙上都会挂着一两幅。百壶图°,上面印有成百个形态各异的紫砂壶造型。但细看后会发现,很多壶既不好看,也不一定好用。其实,将每把壶做的不一样并不难,难的是每把壶都好用且耐看。紫砂茶器是中国茶文化的衍生物,紫砂茶器的艺术品格与自身的功能定位有密切联系。有些艺人在茶器造型上标新立异,求新求异往往变成了求奇求怪;有些艺人在表现题材上一味求新,出来的作品很表面、很直白,有些基至很低俗,这样的所谓创新,既忽略了饮茶者的心理感受,也与追求清新雅致的饮茶文化相背离。

紫砂艺术中的文人气质是一种文化素养,识文断字并不代表着具有这种素养。当今社会,文盲不多了,但美盲仍不少。胸有诗书气自华,紫砂艺人应该充分认识和传承紫砂的人文特性和文化血脉。文质彬彬·朴素自然、含蓄内敛,典雅周正、气定神闲是紫砂的人文特征。紫砂不应脱离它特有的生态环境,实用功能与审美需求的有机结合仍是紫砂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每一位紫砂艺人都是一种考验。

本文摘自:清华教授、博导、紫砂业泰斗、泥石头平台艺术总监郑宁《茶镜》

<b>紫砂</b>艺术未来的发展

<b>紫砂</b>艺术未来的发展

<b>紫砂</b>艺术未来的发展

<b>紫砂</b>艺术未来的发展

欣赏更多清华美院教授群紫砂壶作品请加微信号:nishitouzsh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