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而备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作为茶具,能使泡的茶"色香味皆蕴",精美地传递出茶的特质。壶身经茶水泡、手摩挲,还会变为古玉色,所以有俗语说:"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一把好壶也价值不菲,也是收藏界的宠儿。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精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
高德芝,字壶稀,当代紫砂壶制作大师,如今已有87岁高龄。
13岁学习紫砂陶艺,技艺日渐成熟,17岁拜现代著名紫砂大师王寅春为师,心记手练,反复琢磨,紫砂壶这一做,他便做了一生。对高老来说,紫砂创作,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说是壶艺,却也是写意人生。
最初我们想拍摄高德芝老先生时是信心不足的,怕大师会拒绝我们。没想到高老愉快的答应了。他给我们看手机上他送给上海亚运会组委会制作的紫砂壶。这把壶的赝品被市场上炒到几十万,可知这把壶根本没有在市场上流通,一直被上海亚运会组委会收藏。后来我们才知道,高老的紫砂壶向来只做不卖。
从小就做紫砂壶的他一生都在追求更高的技艺。在制作紫砂壶时炯炯有神的目光没有人觉得他已经是87岁的高龄。高老年轻时,曾多次参与重大的国家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特别是他高温耐火材料的研发,满足了国防工业的需要,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60 年,他刚满30 岁,经国务院批准,首批直接从工人提拔为工程师。因技艺突出还参与过毛主席纪念堂1 号工程、北京6895 等大型工程。1991 年被中国茶叶博物馆聘为紫砂顾问。1997 还被授于"中国宜兴陶艺名家"称号。
90 年代的时候,高德芝先生迎来了紫砂创作的高峰。他先后为"全运会、东亚运动会"创作健身运动器具系列壶,如:"健身壶"、"铁饼壶""足球壶"、"羽毛球壶"等等。"羽毛球壶"同时也获得了第六届国际民间手工艺金奖。开创了运动器具入壶并形成系列的先河。该系列六套壶均被组委会长久收藏。
1993年,他与名家艺兄顾景舟先生合作成形并题款的"东亚运壶",被首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收藏,曾经获第六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金奖等。他制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过程。近期,为了迎接2022年亚运会,高老先生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
退休后的高老长期居住在杭州,在寻找发现杭州紫砂的近十年过程中,他不顾年迈,爬山涉水发现了不同区域的不同特性的泥料,以及对各种泥料温度差异的把控。老先生说,宜兴的紫砂就要采空了,发现了杭州这么好的紫砂,不能把它浪费。
紫砂泥又称为"五色土",之所以称为"五色土",是因为紫砂泥颜色变化丰富,有紫色,黑色,绿色,黄色,红棕色等等。最好的紫砂泥,是紫中带红的泥。不同颜色的土所含的成分不同,烧制时的温度也不一样,烧窑也是决定一把壶好坏的关键之一。
现在烧窑很多采用了电窑,相对于传统的土窑,电窑的温度比较容易控制,成功率也大大提高。和烧窑不同,制壶的手工艺并不受现代化的影响,一把好的紫砂壶,需要制壶大师亲手制作,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手艺,融入壶中。
高德芝先生与壶的结缘。正如孔子曰:"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人到了乐意为之,就成了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反映在高德芝先生身上,就是对壶的创新和探索。如今高老先生说有一件事一直没有做完,就是将自己毕生的手艺,能够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
于是他便无偿收徒,望手艺能传承下去,年近古稀依然居于手工艺活态馆沉潜制壶,不为名利不问云烟,只想更多的人了解紫砂,继承紫砂,不能废了这好料!
高德芝先生对我们说,紫砂制壶若用简单工艺,其实很是好学,但要能做得一把好壶,做得精致,却需要时间努力。至今高德芝先生还尝试着"窑变"的实际应用。高老先生说,我觉得世上没有难事,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肯做。
所谓人壶俱老,艺无止境。像高老这般年长的老艺人如今已经不多了,紫砂壶这项传统的艺术文化,还需要更多新的生命力,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紫砂壶的传承与发展。
· END ·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