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默哀丨致敬优秀陶刻艺术家谭泉海大师

  • 日期:2017-02-1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谭泉海大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13日21点20分辞世,享年77岁。消息传来,宜兴紫砂行业全体同仁十分悲痛,他们纷纷表示要敬慰谭泉海大师的亲人们,要节哀顺变,要坚强!

谭泉海大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13日21点20分辞世,享年77岁。

谭泉海,男,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无锡美术家协会会员。陶刻作品曾获莱比锡国际金奖,曾到台北和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画展览,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消息传来,宜兴紫砂行业全体同仁十分悲痛,他们纷纷表示要敬慰谭泉海大师的亲人们,要节哀顺变,要坚强!

谭泉海,男,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无锡美术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郑板桥书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刻作品曾获莱比锡国际金奖,曾到台北和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画展览,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年轻时的谭泉海与任淦庭

谭泉海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一直跟在任淦庭身边工作,一直到任老先生去世。任淦庭先生当年除了教谭泉海基本功之外,还对他的书画技艺提出很高的要求。

谭泉海父亲是老中医,当时开医方都用毛笔写字,所以写得一手好字,也经常帮一条街上的邻里店铺写招牌。谭泉海父亲的老师是一位前清的秀才,他经常跟着父亲去秀才家串门,秀才的书画相当好,故谭泉海从小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喜欢书画,小学曾参加过比赛并获奖,中学时在学校参加办板报、画壁画。

谭泉海大师说,学陶刻,先得学磨刀。掌握好要磨到什么程度,把平的磨成尖的,再把尖的磨成平的,如此反反复复的练习。然后是运刀,再练习打圈,所谓打圈是指在紫砂上刻一个一个的圈,要求毛的一面在外面就(刻)在外面,要求毛的一面在里面就(刻)在里面。如果书画功底好,就能很容易掌握虚实轻重。如果只会用刀刻,不琢磨,没有厚实的文化功底,刻出来的作品看上去就相当不舒展、不自然。

陶刻有很多种刻法,比如说单刀、双刀,单刀是一刀下去,再略加刀修饰;双刀是两刀下去,将里面的泥挖出来,要求毛的(一边)在里面,光的(一边)在外面。动刀讲的是得心应手,要做到这一点,打好基本功很重要。

在壶体上用刀的轻重、虚实、宽窄来表现中国书画“墨”之浓淡焦轻(青)黑五色和远近层次。但是刻画也有局限性,它中间色很难表现,传统国画是用墨、水、笔、纸的艺术,所以从事紫砂陶刻的人也要参考别的艺术品种,再加以融汇并并提高自身的表现力。

同时,谭泉海大师生前也曾经教知他的徒弟们说,其实陶刻艺术也讲究“快、慢”,陶刻要像写字一样,写字要一气呵成,陶刻也有这个要求。当然,从表现手法上说,不是说行刀都要快,即使是草书也有的时候要快有的时候要慢,像音乐、跳舞等所有艺术品种一样,陶刻也有它的节奏,有快速、有顿措,有快有慢。

谭泉海和毛国强大师等同为任淦庭的徒弟,但是他们师兄弟的作品风格都不太一样。像毛国强草书刻得比较好,而谭泉海的作品讲究精细,讲究挺括,所以用刀跟也不一样,所以他们都是不可复制的紫砂艺术圈里的顶尖高手。

曾记得去年1月22日到3月22日,历时2个月的谭泉海作品展览还在南京市管家桥85号华荣大厦13楼免费展出过的,如今大师却驾鹤西去,真是伤感万分。那次展览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江苏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承办的,参展的作品是谭泉海大师花费6年时间创作的18把紫砂壶,18把壶上刻有18种书法作品,其中16把壶上还刻有风格不一样的绘画,美轮美奂,让前往观展的人们叹为观止。

春寒陡峭,冷风肆虐,心魂久未安。长夜潇潇水,夕落古不归。谭泉海大师在这个寒冷的早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有紫砂艺术的美好世界,但是他那种无私奉献,孜孜不倦,安于平常的心态,深深地震撼着我们。默哀……

—————————————————————————————————————————

谭泉海大师生平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

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训班深造,受到著名教授梅健鹰、杨永善、张守知、白雪石、陈若菊等的教导。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桥郑书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多以俊秀细腻见长,亦不乏粗狂奔放传神的佳作。

1979年特大紫砂挂盆《松鹰》、《群马》为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1984年雕刻装饰的《百寿瓶》荣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3年参加装饰的《鼻烟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同年《艺术挂盘》、《十三件小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二等奖;

1984年合作制作的《紫砂百寿瓶》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金奖;

1985年《博古百寿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

1988年《四体茶诗艺术盘》获江苏省陶瓷公司新产品评比一等奖。

1989年3月曾在台湾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百帝图紫砂鼻烟瓶》分别获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会、国际精品大奖审一等奖。

1994年《历代文化紫砂艺术屏条》荣获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

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其代表作品还有:《干禧干寿瓶》、《历代书法名人挂盘》等。

2016年1月,花费6年时间精心创作的“新曼生十八式紫砂茶具”是首次在南京公开展出。

代表作品:

《江南春》

此壶名为江南春壶,可谓是形神气俱佳。壶盖纹理和壶身纹理相得益彰,仿若水波荡漾的湖面,如桥壶钮,形象逼真,宛若架于湖面中间,形成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

《兰亭壶》

此壶造型韵味十足,朴素敦厚,质朴大气。壶身圆润鼓起,温和大气,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压盖的唇线极为轻盈,子母线口盖温和严密,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桥型壶钮,壶嘴,壶把,对称和谐,嘴流水利落爽利,把端舒适称手,圈足壶底,更显朴雅。

《古韵》

壶身高似古罐,颈部口线、盖板似笠帽,吻合母子线和切,圆珠钮,小嘴胥出秀丽,圆把古韵意足。壶身正面刻“春风倾倒在灵芽,才到江南百草花。来试人间小团月,异香先入玉川家。古人品茶诗一首。岁次乙酉年夏月,书板桥郑燮笔意,古阳羡陶逸轩泉海书铭”,反面刻绘山水图。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