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正:一壶紫砂醉人心
刘春迎文/图
如果说收藏紫砂壶是一种爱好,那么亲手制作紫砂壶就是一种享受。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山东滨州供电公司员工王光正就沉浸在制作紫砂壶的美好时光里。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光正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紫砂壶制作的视频,这让他一下子着了迷。他以前对紫砂壶有一些了解,只是听说用紫砂壶泡茶“暑月越宿不馊”,觉得很神奇,有心深入了解却苦于没有接触的机会。看到那段视频,王光正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得他心里痒痒的、跃跃欲试。他随即从网上购买紫砂泥和制作工具,在自家车库 里建了“紫砂壶创作工作室”,开始牛刀小试。
“看花容易绣花难。”准确地说,一把紫砂壶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7个部位。再从制作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又分为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种类可谓纷繁多样。无论哪一道制作工序都要求严谨细致,甚至分毫不差,一旦某一部分计算失误,整把壶可能就制作失败了。
刚开始初学的王光正是“照着葫芦画瓢”,一次,他计算壶盖的尺寸仅偏差了一丁点儿,结果烧制完成后壶盖和壶身成为一体,怎么也打不开了。好在王光正心态好,每当有客人来访,他都会讲起自己制作紫砂壶过程中发生的笑话。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王光正索性把做坏了的壶放在自家客厅的展架上,一是给自己的作品留下历史的轨迹,二是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为了做出像样的紫砂壶,王光正下足了功夫。刚开始,由于对制作流程不熟悉,他三天才能完成一件作品。他对照着网上的制作视频,首先把熟泥料置于泥凳上,用木拍子捶打,做成符合制品要求的泥条;再用木拍子打出做器型口底和身筒的泥片,用矩尺旋出口、底和围片;把围片贴在转盘的正中,用泥条沿着围片圈成泥筒;经过调校端正,收口后成器皿的下半身型,将底接在底部,把空心坯体抟成各种轮廓曲线,待身筒晾至一定干度,再放入电炉中,用1000摄氏度的炉火烧制成壶。
王光正认为,既然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那么制作时不妨先从实用功能加以考量,比如壶的容积和容量是否恰当,壶把是否便于端拿,壶嘴出水是否流畅,能否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等等。因为只有让人获得使用的舒适感、身心愉悦,方能令人百玩不厌、爱不释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光正制作紫砂壶越来越得心应手。只要这“壶瘾”一上来,他一天就能做出一把像模像样的紫砂壶。虽然壶能做出来了,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由于有些作品需要书画来进行点缀、装饰,于是他又开始认真学习书法、绘画。
或许目前王光正的紫砂壶制作工艺还有些粗糙,线条也算不上优美,但每一件作品都是他用心制作出来的。制作每一件作品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他制作的紫砂壶在亲戚朋友间很受欢迎,而他也有求必应、分文不取、慷慨相赠。自2014年至今,他已亲手制作200余把紫砂壶,几乎全部赠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