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昨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和无锡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紫玉金砂--无锡博物院藏紫砂艺术展”在沈阳故宫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特精选无锡博物院藏历代紫砂100件,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28日。
本次展出的紫砂作品作者中,既有生于明万历年间的陈用卿,也有清代的惠逸公、邵大亨等,还有被誉为“壶艺泰斗”的现代紫砂陶艺大师顾景舟。
就在不久前的11月19日,北京东正2015秋拍会上受业内瞩目的“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专场形式推出,从1800万起拍,经激烈竞价后,最终以9200万元成交。从公开数据来看,该成交价格不仅刷新了顾景舟单件标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顾景舟大师创作的紫砂壶存世不多,此次展出中就有一把顾景舟制的梨形壶。
宜兴紫砂陶以紫泥、绿泥、红泥等紫砂为原料,经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而制成。宜兴紫砂陶品类众多,其中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的原味,沏茶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赏用日久,光洁古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之誉。
自明代起,紫砂壶就在各类实用器皿中脱引而出,独占鳌头。在历朝文人雅士的推广和倡导之下,在历代制壶名家的专研和创新之下,逐步成为文学、艺术的深刻表达载体,并演化为一种实用价值鲜明、文化内涵独特的器物。
展览看点:
名称:提梁壶
朝代:明
陈用卿,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原籍江西婺源。与时大彬同工而年、技俱后,负力尚气,俗称为陈三呆子。式尚工致,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饰,款仿钟繇帖意,落墨拙而用刀工。
名称:八卦一捆竹壶
朝代:清
邵大亨(1796-1861),江苏宜兴人。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大家,少年时即享盛名,所制紫砂壶被称为“大亨壶”。作品以浑朴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时,朴实庄重,典雅大度,在当时已为世人所重,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王志东
图片由沈阳故宫提供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