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它是情感、美学等诸多方面的凝集。如果你不能准确区分紫砂壶的类别,就不可能清楚收藏价值到底在哪里。”宋双才如是说。
民国紫泥一粒珠软提梁壶
朱可心段泥吉祥如意壶
清晚期曼生提梁壶
清中期镂空红泥壶
清晚期段泥东坡提梁壶
清中期窑变圆壶
采访宋双才,他的“开场白”非常坦陈和直接:“我没有比较传奇、曲折的收藏故事和经历,可能满足不了读者的‘猎奇’心理,能说的是这些年来对于紫砂收藏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不知道符不符合采访的要求?”
其实在此之前,已有一些媒体对他的收藏进行过报道,他甚至好心地提醒记者,“关于我收藏的经历,我的博客里或者以前的报道中那些内容你都可以用。”不过,当真正与他面对面地聊起紫砂收藏,这种直观体会比起单纯地查阅资料,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宋双才在圈中绰号“北京老壶”,他读清华大学时是学机床专业的,以前的工作与紫砂完全不搭界。“那时候,家里老人喜欢喝茶,所以每次我去宜兴出差,都会给带回来几把壶,当时并没有刻意要收藏这些。”
2002年左右,宋双才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他寻思着要找点儿事干,“这个时候,我注意到紫砂壶除了喝茶,还有装饰的功能,想着这样的东西需求量大,于是打算从生意上去思考它。”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紫砂壶,他读了一些文章,“还想有更多的了解,这时我发现在网络上有紫砂壶的收藏群体,所以也参与了进去,起初是发一些买壶、玩壶的经历、经验给大家分享。”
渐渐的,他的帖子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再后来,他变成了“版主”,在为不少藏友答疑解惑后,他原本想做生意的思想开始转变了。“如果你抱着生意的目的,逐利为本,那么无论是研究还是帮助他人,都很难维持客观与专业性。”
十来年下来,现在的宋双才再回头看,他甚至庆幸自己当年没有成为一名商人,“这样做下来后比做生意还开心,一是你可以帮别人,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得到了帮助,比如为了表示感谢,很多紫砂壶大师都送给我东西,不夸张地说,这些东西现在的行情值两三百万元了。如果我做生意的话,未必买得起,或者是舍得去买。更何况这种快乐和满足感不是钱能买到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经常思索,为什么要去收藏?怎么去坚守自己收藏的理念?有没有增加新导向的东西?“每一个玩收藏的人都会有类似的变化,在对藏品长时间的接触过程中,会有很多升华的东西。”
他举例道,“最开始可能是从藏品本身,像稀缺性、精美程度,或者是市场行情,又或者是捡漏的经历,让你欣喜、有成就感,但是当时间再久一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已经不能再让自己激动了,可能一些价值并不高的东西,会在文化上给你很多营养,为你打开更多的天空,比所谓捡漏来得更让人喜悦。认识的变化,远远大于物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因此我认为收藏不应该找噱头,而是需要静静地去探寻一些文化上的东西。”
宋双才说自己不赞成把收藏当投资,“我觉得我的收藏,既不是投资,也不是个人的纯粹喜欢,而是站在研究紫砂壶文化的角度,了解这一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什么样的位置,它该不该让人喜欢,会不会让人更喜欢,以及这种喜欢会不会长久下去。”
而他最“执拗”之处,就是“一定要把紫砂的分类说清楚”,这也是他为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的总结。“我认为紫砂壶的‘用’不能局限于是为了喝茶,它是综合性的。不是贵的壶就能泡出好茶来,你要这么去理解,就被局限与狭隘了。一把好的壶,我们也不是因为泡茶好喝才给它那么高的价格,而是看中凝结在上面的人文精神。用它来泡茶,目的是为了在饮茶中更好地欣赏它的艺术性,享受通过茶具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区别对待”是采访中他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一定要把实用器与工艺品、艺术品的判断标准分开。作为艺术作品的紫砂壶,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喝茶而做的,它是艺术家情感的凝聚、生活的感悟,你能在上面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与其对文化、美学的认知,而泥料选择、形状的设计,都是为了表达这些,这才是它的收藏价值。所以只有分类清楚,收藏者才能知道,什么才是一把真正的好壶。”(记者 王菁菁)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采集,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将#改为@)告知,我们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