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唐宋紫砂出洛阳--新安北部访紫砂(河洛广记)

  • 日期:2014-07-22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梅尧臣、欧阳修当时都在洛阳,是西京留守钱惟演的主要助手,这种紫砂器也是洛阳制造。因为同唐代一样,北宋的官窑设在洛阳的宜阳、新安,它们生产贡瓷,也生产包括红泥火炉、紫砂瓯、澄泥砚等紫砂器。 唐宋时期,洛阳紫砂与其他瓷器,已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遥远的欧洲。 3、紫砂工艺...

提到紫砂,很少人知道,它是唐宋时期首先产生于洛阳的陶瓷品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海外。新安北部曾是它的制造中心,其工艺也传承到了现在!

1、澄砚就是紫砂器

澄砚,即澄泥砚,又称紫泥砚。关于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宋代张洎(jì)的《贾氏谈录》说,是取黄河边的泥沙淘洗后,做成砚砖,烧制而成的。由于新安至陕县一带历史上曾设过虢(guó)州,所以这种砚又称为虢州澄泥砚或虢州紫泥砚。

这种反复淘洗的黄河泥,并非普通的黄河泥沙,而是紫石经风化后,冲入黄河的粉末,被称作澄泥或紫泥。北宋时,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的欧阳修(字永叔),有紫石砚屏和紫泥砚。他的同事梅尧臣在《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中说:“虢州紫石如紫泥,中有莹白象明月……虢州得之自山窟,持作名卿砚傍物。”说明,这个虢州紫石砚屏,与紫泥砚的颜色、质地相似。

澄泥砚和紫砂壶,用的原料是相同的,都是紫砂泥,二者都属紫砂器。这是古人的普遍观点。民国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二说:“唐澄泥砚出虢州,岁贡十砚,今不知者,率以澄泥归之阳羡,大误。”意思是说,唐代出自虢州的澄泥砚,作为贡品,每年向朝廷献十枚。现在人们对它不了解,把它归于阳羡(宜兴)紫砂,是错误的。不过,邓之诚的观点,反过来看,说明当时人们普遍的观点是澄泥砚属于紫砂器。

20世纪80年代末,新安县陶瓷艺人,对一块传世的明代澄泥砚进行破坏性试验,发现其成分与传世紫砂壶基本相同,古代澄泥砚之谜得到破解。

2、唐宋紫砂洛阳造

澄泥砚、紫砂壶等紫砂器所用的紫砂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还有不等量的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氧化铁等,最早发现于新安至陕县一带的黄河沿岸,储量非常丰富。紫砂器的烧制温度、硬度与瓷器相同,可以同窑烧制。

紫砂泥按颜色可分三种,即紫泥、绿泥和红泥,唐代开始用其做炊具及砚台。晚年居住在洛阳的白居易,使用的炊具就是红色紫砂器。其有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1983年在洛阳老城东关外出土一方灰色残砚,是用紫泥、绿泥混合做成的紫泥砚。

北宋时,皇宫用的暖炉是紫砂器,宋太祖的妃子花之蕊夫人诗曰:“密室红泥地火炉,内人冬日晚传呼。”不过,茶具是当时最主要的紫砂器。梅尧臣诗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与梅尧臣共同品茶的欧阳修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他们品茶用的紫泥、紫瓯,就是紫砂做的茶具。

梅尧臣、欧阳修当时都在洛阳,是西京留守钱惟演的主要助手,这种紫砂器也是“洛阳制造”。因为同唐代一样,北宋的官窑设在洛阳的宜阳、新安,它们生产贡瓷,也生产包括红泥火炉、紫砂瓯、澄泥砚等紫砂器。

唐宋时期,洛阳紫砂与其他瓷器,已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遥远的欧洲。

3、紫砂工艺传江南

现在提到紫砂,一般人想到的是宜兴紫砂壶。那么,宜兴紫砂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明代末年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宜兴紫砂壶由时大彬发扬光大,他被认为是宜兴紫砂壶的实际创始人。

《阳羡茗壶系》明确说:“时大彬,开封人。”但是后来的《扬州画舫录》等书,说时大彬是北宋时彦的后代,时彦在宜兴为官,举族迁至宜兴。这种说法,并没有证据。时彦在《宋史》中有传,是开封人,任吏部尚书,在宋徽宗时去世于开封,无子。

时大彬究竟是哪里人呢?他是明末清初开封通许县人。按照1914年开封时鼎岑编的《河南淮阳时氏族谱》记载,明清河南时氏的始祖是时齐贤,由山东迁到通许,又迁到淮阳等河南各地。时大彬就是时齐贤的后代,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

时大彬是如何做壶的呢?《骨董琐记》卷五说,他将一个紫砂甓砸碎,研成末,再做成壶,烧制而成。而这种紫砂甓是新安窑的常见器物。新安曾有明墓出土“时大彬制”款的紫砂壶,也有传世的同类壶。可以推测,时大彬曾在新安制壶。

明末大乱时,时大彬逃到江南,客居苏州,并在宜兴找到了与新安相同的紫砂泥,于是南方紫砂壶工艺成熟,这就是阳羡茗壶。

4、洛阳紫砂在传承

以北冶为中心的新安北部一带,是唐宋以来中原陶瓷制作中心,这里发现数十个唐宋窑址,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国古窑还有两百余座。在甘泉沟,有两座由历代陶瓷片堆积而成的小山,里面有唐白瓷、宋青瓷、黑瓷,明清黑瓷、白瓷。这两座小山,也发现有大量紫砂片,包括澄泥残砚。说明,从唐代到民国,这里是各种紫砂器的制作中心。

北冶到西沃一带的陶瓷艺人中,姓张的较多。其中,桐树湾张家窑,是清代、民国时期最有名的陶瓷作坊之一,该作坊的产品除少量精品瓷器外,主要是紫砂器,包括茶具、砚台等。桐树湾张家窑的创始人是张步瀛,他出生于陶瓷世家,也是文人,曾考中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进士,短期为官后,回家经营陶瓷作坊。由张步瀛题款的紫砂壶,成为当时的名壶,现在传世的还很多。

继张步瀛之后,张有泰、张成第、张书法、张书本都是清代著名的紫砂艺人。上世纪50年代末,桐树湾张家窑的张氏后人将该窑交给国家,改名为西沃瓷厂。该瓷厂曾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陶瓷厂之一,主要生产日用瓷。不过,紫砂工艺并未在新安失传。上世纪90年代,新安澄泥砚恢复生产的同时,紫砂茶具也得到恢复发展。

目前,由新安紫砂工艺传承人张逸人制作的紫砂艺术品,在种类和质量上已突破传世紫砂器,为很多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洛阳紫砂”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郑贞富)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采集,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将#改为@)告知,我们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