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壶 汪寅仙作
在我国的手工艺门类中,紫砂茶壶以其品种和形 制变化的多样而独步群芳,所带来的壶名之多、之丰富,也为其它手工门类所不及。
紫砂壶的壶名是个形象思维的世界,睹壶思名, 听名想壶,大体都能有所兴味,不会谬误千里。作者为 自己的作品起名,遵循明白易懂之规,多以象形人句, 记事、寓意、比拟,名副其实,这是因为农业经济社会, 传统手工艺品的实用功能的要求,以及紫砂艺人的文 化结构使然,反映他们的价值取向、审美姿态和生活 情趣。以形似为名,如竹段壶、菊瓣壶、提梁壶、洋桶 壶、方壶、圆壶等,花货类茶壶是如此,筋囊类茶壶也 是如此,光货类茶壶也基本如此,较少抽象寓意之名, 即便是具传统文化意蕴的“曼生壶”,也只是在壶铭 上显出它的文化风采,个别如“合欢壶”,才具有一定 的象征意义。
现代紫砂陶艺的出现,才华横溢的陶艺家们常为 自己不确定主题的作品,取上意蕴闪烁的名称。近代 的发展变化,现代壶艺有了更多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象征性的茶壶名称如出水小荷崭露新潮,诸如鹤鸽 壶、脱颖壶、岁月有情壶之类,更为抽象一点的还有唐 诗壶、宋词壶、元曲壶,等等。至于借助茶壶表达作者 感同身受的壶名,如“田家乐”,却是少之又少,而纯粹 体现内心感情,以壶艺抒情表意的更如凤毛麟角。
就在星汉灿烂的茶壶世界里,汪寅仙的《同乐》, 以其不同寻常的壶名,言志、寄情的方式而标新立异, 表达了她传砂作陶的怡情快乐,让人击节叹赏。
这是一把蛋形的提梁壶,以优美的蛋形轮廓构 成,壶体为蛋形的实体,提梁是蛋形的虚体,一虚一 实,虚实互补,巧妙结合,使自然形体与壶艺美融于一 体,寓意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这件作品属全新创作, 为全手工制作,壶体不规则,壶把不规则,口盖和摘手 也不规则,没有也不可能假借任何掉具,其工艺难度 极大,蛋形壶体与蛋形把手的处理,非日以继夜地深 人研究和试验而不得,其选泥也考究精当,滋润光亮, 加之精心制作,使这件作品有着异乎寻常的魅力。
《兰亭集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虽无丝竹管弦之 盛,一筋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埋首泥凳,传砂作 壶,而不为生计所迫,同样也能达到快乐的境界,一如 古人所说,“乐莫善于如意,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也印证了一句俗话:“工作着是美丽的”。
汪寅仙取名《同乐》,正是如此。贝多芬说得好: “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
茶壶的特殊工艺要求所达到的精彩之美,从而给 予包括作者在内的欣赏者以快乐,以及作者创作时克 服困难的劳动快乐,这两种快乐,是人与茶壶相看而 不厌的快乐,合而为一,是为同乐。一句话,是作者对 自己创造力和作品自信力的自我肯定。
这当然是自己为人处世和生活准则的一种体现 —在传壶中得到快乐,在创作中得到快乐,在生活中得到快乐,同样,所创造作品也给了她成功的喜悦 和快乐,有的作品甚至也永恒地体现了她的快乐。
《东周列国志》里有句话,叫“居则同乐,死则同 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汪寅仙以手制之壶相守,陶 陶然乐在其中,她与茶壶同乐,茶壶也与她同乐,我们 这些欣赏茶壶的人,也“气同则从”、“同为相留,同情 相成”,与之随喜、同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