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人一相,神形兼备。不懂壶的人,该怎么看壶呢?
一把壶有无精神,关键在骨架。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骨架搭得好,壶的精神也就截然不同了。
01
壶嘴
紫砂壶的嘴、把和钮,制壶者通常称其为似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丝毫不能苟且。
嘴、把和钮的造型处理要与壶体形态相协调,不可太张扬或太弱。壶嘴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等多种。
好的壶嘴,造型要适合水流曲线的变化,壶嘴的长短、粗细,装在壶体上的位置都要恰当。
壶嘴内壁一定要通畅、厚薄均匀,壶盖上的通气孔要大小适当,不易被水汽堵住,注茶时空气流通,并形成一定的压力,小小壶嘴也有那么多门道,艺术路上只有精益求精。
束凤英制牛盖莲子壶(谭泉海铭)
02
出水口
紫砂壶嘴的出水孔,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出水畅与不畅,出水孔至关重要。
早期紫砂壶出水孔,人们大多想象为独孔,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紫砂壶出水孔,应是随着茶叶的焙制方法的发展和饮茶习俗的变化而变化的。
起初,紫砂壶为独孔,极易被茶叶堵塞,但最迟在晚明时,已有个别紫砂壶出水孔为钱形孔,但不知为什么没有普及开来。
直到晚清,紫砂壶出水孔,才流行改作多孔。“文革”时,有批紫砂壶外销至日本,这批外销壶里,出水孔设计为半球形网孔。这样泡片茶时,可避免茶叶堵塞。
程文兵制六方石瓢壶
03
壶把
紫砂壶的壶把形态有端把、横把、提梁三种类型。
其中端把的形式最为常见,就是传统中的执壶把,今天较为常见的多为环形把。
横把,就是壶把与壶嘴成90度角。横把壶,早在唐代长沙窑中就已有生产,可见在唐代比较流行。现在国内一般很少见到横把壶,但是日本人、韩国人品茶时多用横把壶。
提梁壶类型,古已有之,原始陶器及青铜器造型中皆有。
紫砂壶中的提梁又有两种形式之分,一为硬提梁,一为软提梁。
李峰制觚菱壶
04
壶足
紫砂壶的底足可分为一捺底、加底(圈足)和钉足三种类型。
一捺底是紫砂壶底特有的样式,薄薄的底片,嵌入壶体,底呈凹形。
因紫砂另外无须上釉,烧成时便没有粘底或粘匣钵的顾虑,尽可采取最简洁、最方便、最精巧的做法。
看壶如看人,看一把壶的神韵,就要看壶的其这几部分组合在一起是否有精神,壶友们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