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经典紫砂壶解说丨石瓢壶

  • 日期:2021-05-20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石瓢”又称“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以前是金属器皿,后衍生成为陶器,早期考证在大文豪苏东坡《试院煎茶》中:“且学公家作名饮……

“石瓢”又称“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以前是金属器皿,后衍生成为陶器,早期考证在大文豪苏东坡《试院煎茶》中:“且学公家作名饮,砖炉石铫行相随”。这时的“石铫”是指紫砂陶器。从流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曼生石铫  

“曼生石铫”主要特征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底盘很稳。壶身呈“金字塔”式,端庄威严。壶盖给人的感觉虽薄却很有重量感。色泽饱满丰润,宛类紫玉,神秘高贵。壶嘴短小却坚毅,壶把亦呈三角状,使得壶身有种“弯弓射箭”的气势。

那么紫砂“石铫”是什么时候称为“石瓢”的呢?这应该是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来称赞对“石瓢”的情感,从此,“石铫”称为“石瓢”广为流传。

石瓢是紫砂茗器中的经典壶型,经后辈精英改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

  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但因泥料和造型上的稍稍差异,就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果说“曼生石铫”给人以庄重威严之美,那么“子冶石瓢”则有了一些古拙柔和之美。壶钮较之略小,壶盖略厚,身形略直,流把更加有了动态感。加之书画的装饰,使得“子冶石瓢”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景舟石瓢  

“景舟石瓢”是由民国七老之一的顾景舟大师制作。其制壶型减弱了“金字塔”的庄重威严,添加了一丝圆融润滑。使得整把壶给人的感觉是谦卑,内敛,颇具分寸感。将书法线条的柔软和坚韧的品质嫁接到此壶之上,给人以自省自律的感受。

  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为顾景舟弟子徐汉棠所制。形体圆润,略显憨厚,由直流改为一弯流。壶把由三角形转变为由上至下渐渐收敛的耳把。壶盖更厚重,凸显的桥钮可爱灵秀。但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每个点的力度和弯曲中的气势却丝毫未减。

但石瓢的总体壶型特点主要在于“力度”,无论是哪位大师制作都保有了石瓢特有的气质与韵味。

  淘壶人馆藏  

徐达明《全手石瓢》

朱勤勇《矮石瓢》

吴群祥《石瓢(吴东元书铭)》

鲍峰岩《全手石瓢》

范建华《全手六方石瓢(朱晓清书画)》

范建华《全手石瓢(朱晓清书画)

沈建强《石瓢》

鲍利安《全手石瓢(陆越子画·范建军刻)》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