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紫砂界有两个极为出名的一笨和一痴,笨和痴在这里都不是贬义词,只说明此二人对于紫砂的痴迷与执着,他们便是笨岩与壶痴。
这两个人也都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紫砂匠人,为皇家定制紫砂器,可见二人技艺之高超。
壶痴 杨履康
人之所好,自然不断追求,更有甚者,嗜之如癖,而壶痴便是对紫砂钟情如痴,其为清代制壶高手,传器多为宫廷定制器,但详细生平已无考。
但此人很有可能是清代制壶名工杨履康,其制壶的风格手法与壶痴极为相近,壶痴或为其之款印。
壶痴款泥绘圆壶
此壶鼓腹鼓盖,扁珠钮,盖面中央与颈部皆贴饰一圈泥片,盖上堆贴松竹梅三友。壶腹装饰极为精致,一面堆贴山水人物画,以本色泥堆绘亭台楼阁、苍松翠柏、古树、尽显其中。
一面为铁线篆文。堆贴工艺精细生动,背部篆书以细泥条贴成,诗曰“御制六一泉,孤山侧畔石泓深,泉以人传可用,坡老遗踪寻六一,即今坡老更谁寻。”笔笔含劲,字字端正,技艺高超。
壶痴款宫廷黑漆描金锭式壶
此壶作元宝状,三弯流呈六方,折鋬呈五方,口盖平嵌,钮作亦塑元宝式,通身泥绘花卉纹饰,壶底作内凹,钤有篆体“壶痴”方印。此壶调泥不拘,形制质朴。
此壶用段白泥,素胚胎烧制,特别是壶上的黑漆描金绘饰更是符合皇室宫廷风格。
御制壶痴款段泥方壶
此壶以段泥为胎,作方形,短颈斜肩,直腹,方形平盖上接方钮。壶身堆泥绘题诗句若干,并绘荷叶、荷花以饰;盖面上亦于四角泥绘吉祥花卉图案。
壶底钤印篆文“壶痴”二字。从壶身诗句以及精湛的制工可以推断此器乃是宫廷御制之器。是典型的清宫装饰技法。
壶痴款印包壶
此种壶式被称为诰宝壶,俗称包袱壶、印包壶。形器四方,壶盖至壶身上部以线条勾勒出包袱褶皱,纽作包袱结状。四方形流把线条利落,内圈足,壶底钤“壶痴”二字方章,盖内落款“基长”, 壶痴,姓氏失考,香港茶具文物馆、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均有收藏。
长方形把、方形一弯流,显得刚劲有力,既体现了印玺作为“权力”象征之刚,也反衬了包袱之柔,可谓刚柔相济,堪称精品。
清 壶痴款 印包壶
笨岩 陈汉文
笨岩此人也是清代皇室御用匠人,其泥堆绘技法极为高超,受到皇家赏识,为清宫制器,为一代堆绘大家。
笨岩也是雅号,具体生平同样无考,但此人很有可能陈鸣远胞弟陈汉文,其制作手法、堆绘风格与陈汉文极为接近,可做对比。
回纹瓜棱壶
此便为笨岩所制本色堆泥绘回纹瓜棱壶,文雅别致,壶身呈海棠形制,饱满挺阔。
大小相间的瓣状造型,有着极强的层次感和韵律感。盖钮作老树枝干,并于盖面点缀枝叶,意趣横生。
口盖子母线上,以一圈回纹为饰,彰显宫廷贵气,而圈把弯流上又以如意为饰,呈现出中国传统吉祥如意的文化意趣。
蝠纹松鹿壶
在2013年于台北开幕的陶都风宝岛情紫砂特展中,有一件紫泥泥绘松鹿蝙蝠纹瓜棱壶,底款便是“陈汉文”。
对比这两件传器,无论是器物造型,泥绘风格,时代气息等,都是高度一致。
笨岩制紫泥泥绘山水诗文瓜棱壶
陈汉文制鸳鸯形水洗
鸳鸯形水洗周身圆形,椭圆口,以一鸳鸯身为器,回首的鸳鸯首和颈作环与口沿相接,亦可起到搁笔的作用,外壁贴泥塑鸳鸯形,间饰莲花和水波纹,鸳鸯在水波中嬉戏,相得益彰。
壶痴与笨岩,从这两人的作品,亦可一窥乾隆皇帝的偏好品味,感受皇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