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器传统上是用龙窑烧的,这种"龙窑"有两百多尺长,筑在山坡上,在远的地方看起来很像一条龙,故有此称。烧炉在龙头,窑顶呈拱形.两旁有很多圆孔,窑背每侧各有数十个烧火眼,窑高约两公尺,宽三公尺,用耐火砖砌成,每次可烧紫砂器约1000件。现代已弃用这种"龙窑"而改为新式窑炉了。
考占学者曾于七十年代中期对传说中供春学艺处的金沙寺遗址进行调查,在距寺西北约。公里左右的任墅石灰山附近,发现一处范围较大的古龙窑群,是一个明代缸窑遗址。在其附近,找到少量紫砂器残片。有些人士认为,明代烧制紫砂,可能并非专窑烧造,而是与缸类产品一起烧成的,只是紫砂器放在最好的窑位处。
紫砂器的制作流程,先是将挖出的泥料捣碎、筛过、澄滤,再下窑养土(须经三至五年的风化期),然后再炼泥。手作时先捏壶身,然后开面挖足,最后才加壶把、壶嘴和壶盖。单是项,须用每平方公分四百个孔眼的罗绢或筛子,可见制作之精细。在以上过程中,最重要和富有特色的是打片、围筒和捏塑等工序。不同形制的紫砂壶,制法上也有差异。比如圆形的茶壶,不论大小,多数采用打身筒的方法;而四方壶、六角壶、八卦壶等,则要采取镶身筒的制法。
所谓打身筒,是把紫砂泥打成很均匀的薄片,在转盘上围成圆筒形,用术拍子拍打上端,作用是收口。用规车旋圆的泥片,要粘贴筒口内壁,然后翻过身来,便成壶身。壶脚、壶把等是制好后再接上去,至于壶盖则另制。一把好的茶壶.壶盖应紧贴壶口内壁,甚至拿着壶盖也能将全壶一并提起。
所谓镶身筒,即是先制成心目中的"样板",再裁成泥片镶接。
紫砂壶吸引人的一个原因,是紫砂泥本身的可塑性高达17%,且烧造后的色泽变化多端,非常丰富。色泽的控制关键在配泥。古代工匠在这方面"番有心法,秘不相授",故紫砂器的色泽大多有细微差别。其次,宜兴的工匠有"三分做,七分晾"的说法,指的是成形后的干燥技术,一般的是采用"阴干"的方法。
早期的紫砂壶都是用手捏制的,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开始出现用印模来制壶。以后嘉庆至道光年间,手捏制法再次盛行。关于这两种制法,近人评论遭:"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3"(李景康、张虹著《阳羡砂壶图考》)这也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宜兴紫砂壶多数是不上釉的,但烧好以后,仍需磨光和上蜡。紫砂壶虽然不上釉,但其色泽如古玉般.如"朱砂紫"、"秋葵"、"海棠红"、"琅野翠"等等,都是形容烧造出来的色泽的。可见紫砂泥呈色变化的丰富多姿。有些紫砂壶还雕字刻画,或贴花,或绘写。清代后出现为壶加彩的制法,一般大壶泼釉,小壶浸釉。但这种加彩壶,已渐失紫砂壶的特色,不能做为紫砂壶的"正宗"。
紫砂壶的造伪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新壶造旧,指后人假托古代名匠所制;二是旧壶翻新,是指旧壶有所损缺,经后人修补得以完整。 先看第一种情况。造旧方法的第一步,是用最细的砂纸,将新壶磨面,为的是将茶渍容易蚀进。之所以不用粗砂纸,是怕磨损坏外层,而使壶面变得粗糙。
第二个步骤是用一个大锅子,泡满浓茶,比如普洱或寿眉这些茶色素较浓的茶,这样容易"荷色"。然后将磨好的新壶放进浓茶中,内壁和外壁均要浸入,再用火煮两小时,使茶昧入壶。
第三个步骤是把煮过的茶壶用洁净的布不断擦拭,使外层有光泽。
第四个步骤是再用浓茶,连续浸已擦过的壶20天以上,但不必煮沸。用冷茶浸即可。
由于这些茶壶外型是仿清或仿明,又是素烧而不加彩,几经造旧,足以鱼目混珠,使有些粗心的人上当。所以购壶时不应只注意外表,应一绍研究壶的紫砂质素、底款和制作手法等,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再雨第二种情况。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古旧壶在使用中会发生崩缺裂损,保存至今的古壶十全十美的很少.当然也极为珍贵。序.以有些人往往对那些有残损的壶进行修补,力图给人以精美的印象,以卖高价钱。尤其是以下几个部位,鉴别时应特别注意:壶嘴~这是很容易崩缺的部位。修补的方法百些是用蜡粘合后涂泥,有些索性把壶嘴、壶边和壶盖都包上锡边、银边或铜边,表面上好像很高贵,实际上是用来遮掩上述部位的崩缺。事实上,镶黄铜边和包锡的紫砂壶直到清代后期(道光朝)才出现。
壶柄——不少旧壶的壶把手已断,肓人用陶土仿制后粘台,再造旧。
壶盖——不少旧壶散失或跌破r壶盖.作伪者以新壶盖遣旧后补替,但细看之下,形制、色素、陶质与壶身均不相同,而fl"虚位"多,盖不严实。
釉彩——有些加彩壶褪了彩,后人用颜料另补上去,仔细观察即能看出与原色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