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杨光树:紫砂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 编辑/作者:淘壶人
  • 日期:2017-04-2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在紫砂壶上镌字刻画,如今好像成了紫砂壶收藏的一件大宗。当然,刻陶不是今天才有,明清便已普遍出现,与文人书画家参与紫砂设计有关。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可以被认为是此道的宗师。当年正是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壶身一面镌刻壶铭,另一面刻画绘画,几乎成为定式。清末民国时,刻陶成为一种职业,出现了一些名头大的刻壶高手。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投身到紫砂的创作中,正在打破着制壶人与画家、篆刻家两人或三人共同完成作品的局面。杨光树,1974年生,著名陶艺家。原籍安徽滁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绘画,后考入安徽艺术学院

在紫砂壶上镌字刻画,如今好像成了紫砂壶收藏的一件大宗。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当然,刻陶不是今天才有,明清便已普遍出现,与文人书画家参与紫砂设计有关。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可以被认为是此道的宗师。当年正是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壶身一面镌刻壶铭,另一面刻画绘画,几乎成为定式。清末民国时,刻陶成为一种职业,出现了一些名头大的刻壶高手。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投身到紫砂的创作中,正在打破着制壶人与画家、篆刻家两人或三人共同完成作品的局面。

杨光树,1974年生,著名陶艺家。原籍安徽滁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绘画,后考入安徽艺术学院学习油画。而学习西方绘画技巧与理论的特殊过程,正是宜兴紫砂艺人所缺少不能接触的,在1996年时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壶制作与陶刻,当时就已经小有名气。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有时候一个人真正的精神故乡,未必是他的籍贯,也未必是他生长的地方,而是让他觉得前世今生心有归属的一个所在。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90年代,杨光树开始喜欢紫砂壶。那个时候在喝茶时看到壶的时候,用《牡丹亭》里的话来讲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杨光树所理解的一把好壶,是能够将品茶之人带入到一个更惬意的世界,虽然只是一壶茶的短暂却是能温暖心灵的一整天。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可能因为是安徽人的缘故,对民居、小巷的感觉杨光树要比一般人理解更多一些,他的家乡滁州,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既有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不计其数。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我爱紫砂,爱我的故乡",在越来越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朴素的事物正在慢慢消失,杨光树想用珍贵的紫砂,来表现那种人们儿时记忆的乡土情怀,或者一壶茶的时间,足以放松下来心情。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个风格。紫砂壶也多以乡土民居、自然趣物为题材。从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到雨巷人物系列,都充分体现出杨光树的绘画功底。将中国画的那种意境与西方绘画技巧和谐统一,巧妙的解决了非平面创作的巨大难题,他的壶在业界独树一帜,用紫砂的质朴和自己的情感,上演着一轮轮新的意趣妙象。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杨光树在学习了西方绘画的透视立体感之后,以刻刀代笔,在圆润的紫砂壶上先后尝试创作出乡土情系列经典作品,让人如身临其境之感,入画之感非常强烈。

杨光树:<b>紫砂</b>是一把握在手中的乡土情

他的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具创新。在创作实践中,十分注重线与型的结合,神与气的表现,内涵与外延的有效融洽,其作品形象丰富,回味无穷。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评中获奖,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深受喜壶爱好者的喜爱。

他以篆刻家的不俗刀法,在紫砂上挥洒,流畅和清新。手上的电石雷光之刀,变得轻柔委婉,仿佛是在与紫砂耳鬓厮磨,喃喃细语。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