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李昌鸿辍学做壶,从小就看好紫砂行业

  • 日期:2016-05-1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问: 李老师,《紫苑笔谈》的卷首语中,您说,1955年9月,乡里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招收紫砂工艺班练习生,你辍学去应试。当时学习紫砂制壶是件很苦的差事,学制壶一天至少要工作14个小时,学成后所拿的工资也很菲薄,这些情况你当时很了解,您为什么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答: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我从小就生长在宜兴紫砂业最发达的丁蜀镇,从童年记事起就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陶,耳濡目染,渐渐地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的生活里,成为我必不可少的一部


问: 李老师,《紫苑笔谈》的卷首语中,您说,19559月,乡里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招收紫砂工艺班练习生,你辍学去应试。当时学习紫砂制壶是件很苦的差事,学制壶一天至少要工作14个小时,学成后所拿的工资也很菲薄,这些情况你当时很了解,您为什么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答: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我从小就生长在宜兴紫砂业最发达的丁蜀镇,从童年记事起就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陶,耳濡目染,渐渐地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的生活里,成为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是我对紫砂将来的前途有种好的直觉。这是我选择它的最大原因。但当时实际的情形是蜀山陶业合作社里地位最高的是刻字先生,像任淦庭任老他们,其次是制作紫砂工艺陶器的老师们,他们的作品很受社会欢迎,再次是一些做日用壶的艺人。因为当时都是手工做壶,费功费力,还换不来好的效益,而我觉得紫砂壶的制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会有自己发展的空间。三是当时我家境不好,做紫砂学徒有生活补贴,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三年后,我从紫砂工艺班毕业。

问:当时您所从事的紫砂业,它真正的状况是怎样的,您完全了解吗?

答:至少知道个七八分吧。抗战前,听老一辈人说,紫砂行业的发展曾经有过国营江苏省陶业工厂和利永紫砂陶器公司。后来由于战乱,工厂、公司都解散了。解放后,宜兴成立了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流散各地的紫砂艺人被悉数招回重操旧业,于1954年成立了宜兴紫砂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产量大增,并逐渐恢复出口。1958年原属蜀山、前墅、上袁、川埠、潜洛等地紫砂从业人员组成宜兴紫砂工艺厂,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陶和部分工艺礼品陶。紫砂厂开始成立时,生产日用陶占了很大的比例,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工艺陶不断增加,特种紫砂工艺就得到了蓬勃发展。

问:你从业后不久,原本想安心做壶的,却由于种种原因走上了紫砂工艺厂的行政管理岗位,一直做到了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的位置上。从一个制壶艺人到紫砂厂的管理者,您看问题的角度一下子就变了,当时面对紫砂业不太景气的业态,您又是如何看待它的未来的呢?

答: 我本人一直想做个制壶艺人,但当时由于组织需要,要我参加企业管理,所以从整个大局出发,为了紫砂产业的发展,不得已走上了管理工作岗位。从厂里的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一步步当到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担任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时恰逢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开放,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大发展紫砂业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我们这代人的身上。改革开放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香港一位企业家又是紫砂收藏家的罗桂祥先生来到宜兴,他参观了我们的紫砂厂,并对我们生产的紫砂艺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了一批订单,通过和他们的交往,使我对宜兴紫砂文化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使我对紫砂工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问:作为领导,您当时怎样带领大家抓住机遇,发展紫砂产业的?又如何申请了“方圆”紫砂商标?

答:我觉得,作为负责生产、技术的厂长,必须要带领大家抓住机遇,把紫砂产业好好发展起来。我们意识到要重视技术人才,意识到要传播紫砂文化知识,于是,我们开展了技术职称的考核评议工作,同时,还意识到宜兴紫砂产业要创自己的品牌,设计和申请了紫砂“方圆商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我们对不同的技术人员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我们为一些紫砂老艺人提供可以自由创作的空间,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去宣传他们的作品和技艺,如我们为顾景舟老师申报“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对中年紫砂艺人,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承担起承前启后发扬传统的责任,对年轻的紫砂艺人,鼓励他们从传统技艺入手,择优选送到专业院校培训深造,结合现代美学,走出一条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新路。

问:您认为当时阻碍紫砂业迅速发展的根源在哪?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当时的现状?

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当时不仅做了反思,同时还和其它同志一起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有这几个方面:①技艺高超的紫砂老艺人数量偏少;②传统紫砂艺人,特别是像我们这辈人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创作经历少,紫砂工艺发展面临后继缺人的困境;③生产规模、产业规模偏小,缺少后劲,需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④技术和工艺方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手工制作限制了紫砂产业的规模发展,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新的尝试,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请紫砂前辈顾景舟老师整理他们的传统技艺和多年的心得体会,并办学习班请他们给厂里的新学员讲课传授经验。对已有一定技艺的中年紫砂艺人,鼓励他们多出高质量的作品和创作新作品,多次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展示和评奖,成绩与奖金挂钩。对年轻的紫砂艺人,鼓励他们去向老辈艺人学习,鼓励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我在任职期间,通过集体协商,送一批技术骨干到大学里去进修,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写生,研究各种其它门类的制陶艺术,借鉴它们的生产工艺技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的紫砂工艺。时光匆匆,短短十几年间,有目共睹,紫砂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生活拮据的紫砂艺人们,现在都提早过上了小康生活。公正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承继和发扬了传统紫砂业,奠定了今天宜兴紫砂业坚实的基础。

问: 历史的机遇和您的选择让您继承了传统的紫砂陶工艺,而您及一批同道者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了传统的紫砂工艺,使它成为我国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顽强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生存下来,并继续发扬光大。我们想问的是:您如何看待传统的紫砂工艺,在这方面您又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答: 紫砂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手工技术与文人艺术的结合。紫砂不同于其他陶瓷工艺的地方是在于它的独特的成型方法,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关系,多年来我一直是搞技术工作偏多,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我有更大的责任,为紫砂工艺多尽些力量。这方面总结一下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我接触到了紫砂工艺的方方面面,因此我认识到有责任把传统的紫砂手工工艺包括把老艺人的经验要承上启下的保存下来,把紫砂制作的实践写成资料以传后人,这是我的初衷。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高庄教授到我们宜兴来,他带外国留学生来考察和学习紫砂陶器的制作,同时还带来制陶用的金属轱辘用具,这引起了我们制陶器工具的某些变化,如我们原先使用的制陶木转盘变成了金属转盘,使制作者操作简便,并提高了制作技艺水平。但他们对我们最主要的影响,是要在保存自己的整体的工艺系统的前提下,适当的改变一些传统中不太适当的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力争达到更高的制作精细度。

1个人简介

李昌鸿于195510月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与夫人沈蘧华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等职。1984年,由他设计、沈蘧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6年《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同年《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获得荣誉及成就

“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大师为人厚道,谦虚好学,师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2002年编写《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大师及夫人沈蘧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对后人的学习很有启发。大师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师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尊师爱幼,不图虚名,其业绩被海内外许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1989年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得主。

3主要出版物

1991年,合作起草的《紫砂陶标准》、《紫砂高温乳白釉制品》论文分获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撰写的论文《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研究》(合作)获全国硅酸盐理论学术研讨论文二等奖

1991年顾景舟任主编、李昌鸿、徐秀棠任副主编的《宜兴紫砂珍赏》一书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2002年12月个人专著《紫田耕陶》论文作品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