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
失散59年的儿子回来了!
昨天上午
来自上海的沈核平先生
与妻子一起赶到宜兴市官林镇
而在官林镇的家中
他96岁的亲母尹祥芬一早就起床等着
本站记者在现场
老太太,别急,儿子正在赶路
三乡四邻都来了,想一睹盛况
妈,我是您的儿子,我回来了
一别就是59年,这母子合影太难得
沈先生这次把夫人也带来见母亲
母亲的7个孩子这下团聚了6个
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中央和省市8家媒体也在现场,拍摄和报道了认亲过程。
这个散而复聚的故事
是中国家庭悲欢离合的缩影
这是沈核平先生的"出生证明"
1958年5月1日(农历三月十三)深夜,也可以说是5月2日的凌晨,沈先生出生。2个多月后,他被人装在一个竹篮子里送到上海的养父母家门口。
生逢特殊的年代,身受经济困难、物质匮乏的煎熬,这是很多无锡地区与沈先生同龄人至今回忆起来都很清楚的经历。尹祥芬当时已育有2子2女,因家庭困难,无奈和很多家庭一样,选择了将初生的儿子送人。1960年,还送走了一个女儿(至今未找到)。
沈核平幼时照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万千家庭都告别了当年的一贫如洗,沈先生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开始寻找亲生父母,而尹祥芬和她的其他儿女们,也在寻找他。
茫茫人海,亲人啊,你在哪里?
依然是要感谢中国在发展,今天DNA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给了沈先生和母亲大海捞针终能圆梦的可能!在寻亲库里获得相对吻合的历史资料信息,然后又做了DNA检测后,根据北京华大方瑞司法鉴定中心确认,沈先生与生母DNA比对成功!
昨天的这一幕认亲
由宜兴"寻亲大姐"吕顺芳组织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过吕顺芳的事迹
同样经历了寻亲艰难的吕顺芳,是从2000年开始在家乡办起"寻亲驿站"的,从最开始的一城一地张贴启事对照资料,到今天建立寻亲数据库、通过DNA比对寻亲,寻亲效率可谓经历了一场鸟枪换炮的革命!
据"寻亲大姐"吕顺芳介绍,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历史原因形成的失散人群目前逾50万人,借助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民间寻亲活动的技术含量,让更多的失散亲人早日团聚。为了更好地帮人寻亲,她还学会了电脑操作,开通了"吕大姐寻亲网"。
越多越多的技术性成功
催人反思"赶集"式寻亲活动
所以,通过吕大姐总结17年寻亲义举的酸甜苦辣,记者有一个感想不得不说:"赶集"式寻亲活动需要理性修正了!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每年都有民间自发的不同规模的寻亲大会,其形式类似"赶集",但由于交通、区域以及人数所限,寻亲者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与沈先生一样,寻亲者为了早日与失散亲人团圆,劳心费神,并且需要支付交通食宿、时间等各种各样的成本。并且,寻亲成功率相对较低。
而沈先生最终能找到亲身母亲,是因为他自行申报采集的血样,到了寻亲数据库里一查,就迅速找到了亲人。
去年,江南晚报根据寻亲大姐吕顺芳提供的线索,还刊登了一则寻亲报道,河南郑州的黄秀荣出生于1971年7月18日,出生后25天便遭到遗弃,被当时的无锡市崇武区(今崇安寺)派出所工作人员发现并送往该福利院,随后在8月24日被河南睢县的养父母领养。报道刊出后,寻亲双方向有关方面申报采集血样,通过DNA比对,失散亲人重逢。
DNA检测认亲如此高效
为什么依然普及和接受度不高?
不过,对于寻亲基因数据库的功效,中科院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统计学,在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找一个人,数据库中至少需要上万个数据,才能初步达到效果。而这个数据库目前收录的样本并不多,远远达不到最低标准。
检测收费是令众多寻亲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亲子鉴定的收费、亲缘鉴定的收费都有一定收费依据,许多寻亲者宁可每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东奔西走去寻亲,也不愿交费录入个人DNA信息,这个错误的认识需要修正。
目前,DNA比对成为失散亲人团圆的重要手段,如今有许多城市已经通过制度安排对新生生儿采集血样了。
愿天下人都团圆!
END
记者:何小兵
责编:沛青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