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麦播种季节。在素有“无锡大粮仓”之称的宜兴乡村,部分种粮户在种与不种小麦间纠结。今年宜兴水稻收割较往年偏晚,小麦播种也相应推迟,由于田间泥泞不堪,机械化作业甚为困难。...
眼下正是小麦播种季节。在素有“无锡大粮仓”之称的宜兴乡村,部分种粮户在种与不种小麦间纠结。今年宜兴水稻收割较往年偏晚,小麦播种也相应推迟,由于田间泥泞不堪,机械化作业甚为困难。但小麦播种出现的暂时性困难并不是主要矛盾,种粮户对自然灾害多发、粮食收购价格低等大环境因素考量比较多,种粮信心和意愿出现普遍下降。
种粮意愿连年下降
在无锡地区,宜兴是传统的稻米、小麦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家庭农场数及种粮户数都首屈一指。宜兴高塍镇徐家桥村村民杜新明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集约化生产,是目前无锡地区种粮规模最大的种田大户。尽管如此,宜兴乡村农家种粮意愿下降和粮食生产后继乏人的情况在当地的渎区、山区和平原圩区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其中,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频发、粮价低迷、售粮难、粮食补贴少等等原因,使得种粮户经营信心低迷,种粮意愿连年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宜兴调查队调查得知,这中间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对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一是灾害影响。今年宜兴受极寒天气和洪灾影响,小麦和稻谷降级降质,产量大幅度下降,售粮收入减少,补种成本增加,农户种粮收益受损明显。二是政策变化影响。今年以来,宜兴正式实施粮食补贴“三合一”政策,与往年相比,补贴资金到账晚,补贴金额有所削减,广大农户对国家扶持政策心存疑虑,担心国家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种粮补贴。三是粮价低、售粮难。受国有粮食经营渠道仓容困难影响,近年来宜兴国有粮食收购点减少,收购量下降,收购标准收紧,农户售粮难问题比较突出。农户认为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国家对粮食生产没有以往那么重视了,今后种粮收益没什么保障。国家统计局宜兴调查队披露,接受调查的30户农户表示在当前形势下,维持现有种植面积就好,不考虑扩大经营规模;其中8户种粮大户中有3户表示要退出部分流转土地,削减种植规模。
种田成本逐年增多
在宜兴农村,种田成本投入逐年增多,如今的种粮户对“旱涝保收”这样的口头禅讳莫如深。从宜兴农户种粮参加农业保险和受灾获赔情况看,国家统计局宜兴调查队随机走访调查了徐舍镇西墟村、丁蜀镇北塘村20户农户,这些农户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从农户获赔情况看,保险公司最终核定两个调查村小麦因灾减产20%,按每亩80元的理赔标准对认定的受灾面积进行理赔,16户受灾参保农户共获赔4158.4元,相对于受灾农户自行评估的44500元受损金额,理赔额较低,损失弥补率仅为9.3%,不足一成。不过,据记者了解,虽然农业保险的理赔金额和农户预期有较大差距,但对大多数农户家庭而言,种粮经济收益无足轻重,在天灾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还多少得到了理赔,农户们对参保获赔额表示基本满意。
种粮农户产生的粮食秸秆如何处置同样是农户反响强烈的问题。在宜兴新庄街道,一些村民反映,现行的全料还田秸秆处置方法可操作性不强,费时费力不说,还影响粮食产量。据了解,宜兴每年产生40多万吨秸秆,尽管当地积极推广秸秆气化、秸秆发电、利用秸秆发酵种植蘑菇等技术,以化解秸秆存量,但是种粮户由此而付出的劳动成本增加不少。
粮食生产后继乏人
粮食生产后继乏人,这个现象在宜兴乡村普遍可见,农户希望政府进一步关注“谁来种粮”问题。记者从宜兴西乡的芳庄、田浪、邮堂等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村庄了解到,目前在乡村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逾古稀的老人成为乡村田野上忠实的劳动者。
他们反映,他们这一代种田主力军大多依靠老经验,对农技部门推广的新技术没有精力和能力学习研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前有文化、能钻研的年轻一代不下田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希望政府进一步增强对他们之后“谁来种粮”问题的关注,尽快采取措施稳步提高种粮收益,增强就业吸引力,做好粮食生产队伍的长期保障工作。记者在乡村采访中还了解到,当地乡村老年人吃辛吃苦种粮食,种粮收益已经没有什么经济账可以算,许多老年人将自己田地上收获的粮食送到在城里工作和生活的子女手中,仅仅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寄托。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