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31日电 宜兴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是宜兴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更多更为规范便捷的司法资源成为开发区企业和群众的一致需求。2012年12月,宜兴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挂牌成立,是宜兴法院“最年轻”的法庭,然而这个“后生晚辈”却身手不凡,2年多时间里,开发区法庭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300多起,用真诚细致的服务和高效公正的司法解群众矛盾、促一方和谐。
法庭一家人
在这开发区法庭并不宽裕的办公楼里,除了标准化法庭和调解室外,最大的房间却是法庭的食堂。敞开式厨房的设计,中国家庭式的大圆桌,让法庭的每个中午都充满欢笑、其乐融融。正如开发区法庭庭长余浩所说:“我们就好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家人。”
他们是家人也是师徒。开发区法庭现有5名审判人员,其中3人年龄在50周岁以上,老中青三代齐聚,资深法官的带动和影响为整个队伍筑牢了基石。90后的邹祎2013年来到开发区法庭从事书记员工作。“一来我就跟着徐瑛法官,她是我师傅,对我的帮助很大。”邹祎回忆说,当时刚出校园的她什么经验都没有,对书记员的工作也一窍不通,是徐法官手把手地教她,“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要有问题都可以找师傅请教。”如今,邹祎在书记员的岗位上已经驾轻就熟,但她依旧默默地向老法官学习着。“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都让我敬佩,”邹祎说,她现在每天都努力做好书记员的辅助工作,绝不让自己拖法官的后腿。
他们是家人更是战友。作为办案主力军,年轻法官吴畏每年办案超过350件,是开发区法庭当之无愧的办案状元。为了更好地提升办案能力,他还攻读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读研深造是好事,可落下的那么多案件怎么办?正在吴畏犯难的时候,法庭的其他法官主动伸出了援手,年过50的乔建良法官在他外出读书的一周内就接手吴畏的案件连开了6个庭,让远在北京的吴畏大大松了一口气。如果把法庭比作一支部队,那么所有人都是钢铁般的战友。“他们小年轻冲在前面,我们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乔建良自豪地说。
执法为人民
7月4日是一个周六,但开发区法庭依旧是一派忙碌的场面。在这一天里,乔建良法官完成了五份判决书的撰写工作;徐瑛法官以耐心细致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两起离婚纠纷案件一件以调解结案、一件以撤诉结案;陈智和吴畏两位法官认真做好接待和调查工作,受到当事人好评。法官的书记员们送达传票,电话联系当事人,整理卷宗材料。即使是加班,即使顶着30多度的高温,法庭的每个人依旧毫无怨言,忙得心甘情愿。
据庭长余浩介绍,开发区法庭的辖区范围广,居住人员复杂,加之近年来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改造,导致房屋买卖、邻里关系、离婚、借贷等纠纷和矛盾频发。为了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群众矛盾,开发区法庭“以调促判、调判结合”,用最为人性化的执法推进审判,最大程度实现案结事了。
就在一周前,乔建良法官遇到了一起邻里纠纷案件。事情原本很简单,一个层楼里住了三家住户,居于中间的住户为了采光改变原有结构将大门开在了偏东的位置。但由于走道狭窄,新开的大门严重影响了东面住户的通行。“只要他家一开门,我就连道都走不了了。”东面的住户很气愤,要求中间的住户恢复原样,可人家整体装修都已经完成,要推倒重来当然不可能。两家人矛盾越积越深,最终闹上法庭。“都是邻居,俗话说好邻居赛金宝,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什么不能说开的呢?”面对气势汹汹的原被告,乔建良一句俗语打开了调解的局面。一面摆事实讲法理,一面谈感情想办法,双方的情绪很快缓和了下来。“既然原告只是想要通行方便,被告也答应加以改造,为什么不把原本向外开的大门改成朝内开的大门呢?”在法官的建议下,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迎刃而解,换方向的大门最终保全了邻里情。
和谐促转型
近年来,宜兴市经济开发区先后与宝山钢铁、中国广核等20多个央企和名企合作,致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先进装备制造四大千亿级新兴产业群。目前,开发区已引进企业超过700家,国电龙源-环保、“红牛”维他命饮料生产基地、肿瘤临床研究英勇国际合作中心等一大批产业项目落户于此。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创新驱动力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开发区政府和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开发区法庭。
2015年3月,上海某材料公司一纸诉状将开发区内一家光伏企业告上法庭,指称其拖欠太阳能组件及EVA胶膜等产品货款100多万元。光伏企业辩称材料公司提供的胶膜有质量问题,所以未及时支付货款。法庭认为材料公司与光伏企业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判决光伏企业支付所欠材料公司货款127万余元及逾期付款利息6万元,胶膜质量问题如有纠纷另案处理。案件虽然判决,留下的教训却不少。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相关法律问题,开发区法庭专门组织法官上门调研,指出企业在经营中应遵循的法律原则,并帮助企业完善相关合同文书程序,规范销售和采购合同的履行手续。“法院的判决让我们长了教训,法官的服务更让我们打心底里感谢。”企业老总感动地说。
多年来,开发区法庭每年不定期组织法官深入厂家企业调研生产经营情况,严把风险稳控,妥善处置了涉及社会稳定的三得利集团工人工资纠纷案。法庭与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保持密切沟通与联系,发现审判中出的风险苗头及时上报协调,以法律的手段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赵玲)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