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宜兴环保产业何以兴

  • 日期:2015-05-05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江苏宜兴的面积不大,1000多平方公里。与周围的南京、杭州、上海相比,其经济总量、科研实力、市场规模也不可相比。但宜兴的名气不小,弹丸之地上聚集了1500多家环保设备生产企业、3000多家配套企业,环保产业集群拥有10万产业从业人员,年产值超过500亿元,这里生产的水处理设备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在环保产业炙手可热的今天,一个小小的县级市竟有如此表现,不得不让人感到意外。惊奇之余,有疑问,也有探寻:宜兴是如何做到的?草根式快速生长在宜兴,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环保看江苏,江苏环保看宜兴,宜

江苏宜兴的面积不大,1000多平方公里。与周围的南京、杭州、上海相比,其经济总量、科研实力、市场规模也不可相比。但宜兴的名气不小,弹丸之地上聚集了1500多家环保设备生产企业、3000多家配套企业,环保产业集群拥有10万产业从业人员,年产值超过500亿元,这里生产的水处理设备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在环保产业炙手可热的今天,一个小小的县级市竟有如此表现,不得不让人感到意外。惊奇之余,有疑问,也有探寻:宜兴是如何做到的?

草根式快速生长

在宜兴,常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环保看江苏,江苏环保看宜兴,宜兴环保看环科园。追根溯源,谁也没有想到如今声名远播的宜兴环科园竟是以一种“计划之外,必然之中”的方式得来。

据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高嵩介绍,1976年,宜兴高塍公社农机厂与上海的高塍籍工程师姜达君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PVC材质的纯水离子交换柱。“这个不起眼的技术开发,犹如一颗埋在沃土中的种子,只要春雨来临,便注定要成为参天大树。”高嵩说。

随后发生的故事,即使过去了30多年,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激活了已经沉寂多年的商业文化。已开发出纯水设备的宜兴人,等来了一个似乎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机会。从1976年到1979年,宜兴太滆建筑设备厂、宜兴纯水设备厂、南新冷却设备厂、宜兴除尘设备厂相继开业……4年之后,宜兴纯水厂和太滆设备厂分别衍生出22个和19个企业,纯水厂所在的高塍镇,环保企业也快速发展到79个。

“宜兴纯水设备厂和太滆设备厂,可以称为宜兴环保产业的两所黄埔军校,现在高塍所有的企业都和这两家企业或多或少有些渊源。”高嵩说。1993年,高塍镇的环保企业达到了228个,产值达6亿元,宜兴已成为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和领头羊。也正因为如此,1992年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经批准成立,成为当时惟一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惟一以产业特色命名的高新区。

在宜兴国际环保展示中心,一幅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展示了昔日的场景,矮小的厂房,杂生的野草……这就是当时的宜兴纯水设备厂。谁也不曾想到这片不打眼的旮旯地,日后竟成长为中国的“环保产业之乡”,成为引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佼佼者。

“宜兴环保的孕育土壤和文化底蕴,是其他地方比不了也学不来的。”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保科技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说。从最初的环保企业衍生出来的众多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以环保工程承包为龙头,以环保设备制造为重点,以原辅材料及零部件配套为支撑的完整产业链条,环保产品涉及水、声、气、固、仪及配套产品等6大类,形成了集研发设计、装备制造、物流仓储、销售与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业支撑体系。

如今,走进宜兴国际环保城,仿佛走进了一家大卖场,各式各样的环保产品琳琅满目,如阀门、陶瓷膜、风机、水泵……几乎水污染处理领域的所有原辅料和配套装备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品类齐全,得益于周边的产业集群。”宜兴环保城总经理温杰说,言语间透着自豪。

由量而质的提升

宜兴环保产业发端于苏南乡镇模式,自发式、家族式的草根经济,注定了其极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面广量大、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但在“量”扩张的同时也存在小而散、内部竞争激烈等问题。朱旭峰说,“宜兴环保产业尽管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层次不高,多数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如果说在原生自发阶段,宜兴环保产业的成长,靠游击队+独立团模式可以大行其道的话。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已从先前的点源控制阶段进入区域治理阶段,国企、外资背景的工程公司、技术公司、设备公司纷至沓来,宜兴环保产业迎来了一场严酷的考验。

“要与国有大企业、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宜兴有基础。”朱旭峰自信满满地说,“环保产业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强,宜兴通过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庞大的懂技术、能管理、会营销的产业工人,这是别的地方不具备的,当务之急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事实上,合作与创新是宜兴环保产业成长与生俱来的基因。最早的农机厂与姜达君之间的合作研发便播下了合作创新的种子。

提到研发合作的好处,江华集团董事长汤顺良深有感触。2012年,江华集团与以色列耶达研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由江华集团出资,耶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对旗下的两项水处理技术进行改良。“我们希望通过一种合作创新的模式,借助耶达的实力,研发出真正适合中国‘水土’的环保技术。”汤顺良说。

如今,改进后的技术一上市便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据了解,2014年以来,江华集团已先后承接了上海、新疆、辽宁、贵州等地的多个水处理项目,海外市场份额也显著提升,已成功竞标印尼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大型水处理项目。

像江华集团一样,江苏华都绿色集团与德国琥珀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固液分离技术;江苏一环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新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菲力集团与日本的伊藤忠商事、松江土建合作引入WEP水环境修复技术……

朱旭峰告诉记者,如今,宜兴环科园企业与国内外30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长期合作关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等15家环保技术公共研发平台,中德、中芬等8个清洁技术对接中心,吸引了一大批环保创业项目,多个项目填补了水处理、固废处理和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国内空白,一批企业在环保技术细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今后,宜兴将把集聚优质创新要素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以科技和人才优势,进行统筹配置,使转型发展优势更加突出。”朱旭峰说。

“环境医院”呼之欲出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水、固废、大气污染问题日趋复杂,单纯着眼于末端治理、以无害化为目的的技术很难奏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说。

宜兴的环保产业,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开始进入综合服务与治理时期。

“环境治理,不再是简单的一个项目招标、一套设计方案或者几个设备安装,而是要提供一揽子的系统解决方案,要全区域、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善后服务,是一个高端服务业的业态。”朱旭峰说。在他眼里,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提供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的技术和服务,环保产业已由单个主体向多个主体参与变化,将做“医疗器材”的、做“药品”的、做“医生”的整合在一起,共同为环境问题“看病”,“环保医院”呼之欲出。

3月9日,中环国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博大环保、保利协鑫、远东光电、东部软件园、平安银行、E20环境平台、韩国大邱工团等在江苏宜兴签署多份合作协议,“环境医院”即将启动。

实际上,“环境医院”去年已在宜兴环科园实体运作。目前,10万平方米的环境医院总院已经竣工,“这里聚集的污染物检测设备,比许多大学的重点实验室都好,连基因测序的仪器都有。”朱旭峰说,《环境医院三年规划》即将编制完成,并先启动韩国环保分院、土壤治理分院。

“环境医院将依托宜兴的环保企业集群,整合国内外领军专家、技术和企业,以PPP、第三方治理服务为模式,为国内外的区域环境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朱旭峰说。

近40年的产业积淀、20多年的园区发展,宜兴赢得了环保产业先发优势。从公社联办厂到民营企业,从生产作坊到生产基地,从环保设备到环保服务,宜兴环科园从一次次改变中积蓄了力量。从最初的4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一园三区”212平方公里,宜兴环科园从一次次拓展中奠定了“大展拳脚”的基础。

中环国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程告诉记者,“环境医院”将逐步建立健全各专业“科室”,为政府、企业提供从咨询、会诊、一揽子解决方案到实施、设备供应、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示范推广的一体化环保综合服务,并在全国推广。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