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日前向社会“晒出”企业环境行为“成绩单”,参评的826家企业中,46家遭“黄牌”警告,3家企业吃了“红牌”。该信用等级与金融、审核机构实现信息联动,企业一旦吃了“黄牌”或“红牌”,将会在融资等方面被“冷落”甚至停产。记者了解到,当地通过晒“面子”这一做法,有效管住了企业环境行为的“里子”。
根据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和环境管理信息等开展环境行为综合评级,按照具体指标评定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宜兴2003年已开始推行这一套评价体系。“只是当时考虑到企业的生存等诸多因素,这一本该严格执行的制度相当程度上被软化了。”宜兴环保部门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宜兴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力度逐年增加,亟需一套可供规范操作的有效制度来倒逼企业改善自己的环境行为。
近年来,当地根据群众举报和日常排查等渠道对涉及污染企业进行排查和梳理后确定参评企业名单,数量从几年前的100多家逐步增加为目前的800余家,污染类企业全覆盖。在原有评价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评判标准,将结果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5个等级,依次以“绿”、“蓝”、“黄”、“红”和“黑”进行标示。企业环境行为评定结果在“黄色”以下,信贷、各类资质评选以及国外招标等方面将面临“一票否决”。
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每年公布一次,“只有相关企业能够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整改到位,半年后评定才会变更。”宜兴市环境监察局相关人士说。
至上月底,作为今年宜兴民生环保首期任务的城区周边气味扰民问题和归径小圩村粉尘扰民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在整治过程中,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的倒逼作用明显。通过该制度的规范执行,与去年相比,目前宜兴评价名单中除了“红色”企业增加1家之外,“黑色”企业数量减少为零,“黄色”企业减少了5家;“蓝色”企业增加18家,“绿色”企业增加4家。(记者 史春阳)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采集,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将#改为@)告知,我们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