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汪寅仙蝉衣斑竹壶赏析

  • 日期:2013-10-09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而人生之禅与蝉之生命似有相似之处,看得破,方能放下,才能自在自得。

作品名称:汪寅仙 蝉衣斑竹壶
作品尺寸:长20cm 高12cm
作品容量:650cc
钤印:寅仙(盖)、汪寅仙(底)

        江南山中多植竹。那一片片望不到边际的竹海,令阳羡人多了一分海纳百川的豪情。山居岁月,夏蝉时鸣。蝉于黑暗的地下数载,重见了天日,居在高竹。读汪寅仙大师的蝉衣斑竹壶,能于静气中感受生命律动之美。
        此壶壶身为一圆竹段。纯净的紫泥胎散发着静谧之气,圆盖以嵌盖与壶身合为一体,盖纽为一竹段,竹段上伏有段泥巧塑的蝉衣一枚,竹段下伸展数片竹叶合于盖面上。竹段弯曲成鋬,竹枝从段上胥出,竹叶伏于壶身。壶鋬对侧以二弯竹段塑成壶流,也以竹枝竹叶装饰,与壶鋬相映成趣。壶盖穹窿,与身筒严丝合缝,过渡自然。壶以段泥装饰以圈纹多处,疏密精当,是描摹此竹为斑竹之品类。通体壶气息古朴雅致,静穆稳健,禅意浓浓。
        壶纽为壶之眼:一枚空蝉衣,安伏于虚空之竹段上。蝉是江南常见之虫。晋代陆机《寒蝉赋·序》赞蝉有六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它出身于腐朽之地,却不饮污秽,只饮清露、树之汁液而高歌。古之大德,文人雅士亦多以蝉为题,寄托了诸多意象,使原本微不足道的蝉,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蝉在经历了一次次蜕皮的过程,彰显了新生命振翅高飞,走向生命的有一个精彩的旅程。
        而人生之禅与蝉之生命似有相似之处,看得破,方能放下,才能自在自得。禅,梵语作“禅那”,意为静虑、坐禅。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中华茶文化又是原生的中国器物文化,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之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觉悟解脱。赵朴初先生有言“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净慧法师倾力光复柏林寺,倡导禅在生活中。他于2005年曾提出“正清和雅”之禅茶文化精神,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同。而今法师圆寂,世人追思,感悟生活禅。我们在生活中,何不以茶修行,读壶悟道呢。禅不离生活,在吃茶参禅中,清净自心,明心见性。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