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紫砂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 :莲子、掇只、掇球

  • 编辑/作者:淘壶人
  • 日期:2017-04-1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紫砂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同一类壶型不同名家做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莲子、掇只、掇球,这几种壶型最早是谁先出现的,有一种说法是最早是莲子先出现的,明代问世。原始的莲子器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一般讲,掇只是邵大亨原创,是由莲子大壶改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盖里也变化成双层,这也许是掇落起来的最初起因吧。 后来友庭与程寿珍师徒把掇只脖子加高

紫砂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同一类壶型不同名家做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莲子、掇只、掇球,这几种壶型最早是谁先出现的,有一种说法是最早是莲子先出现的,明代问世。原始的莲子器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一般讲,"掇只"是邵大亨原创,是由莲子大壶改变的壶型,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盖里也变化成双层,这也许是掇落起来的最初起因吧。

后来友庭与程寿珍师徒把掇只脖子加高,盖更接近半圆型,壶钮也更圆。这样就象三个落起来的球,所以叫掇球。掇只有圈足,缘于后来发现的一把大亨壶,就是说有大亨款的带足壶。这把壶现在藏于上海许四海老师处。

【莲子壶】

"莲子壶",明代问世,一说取象形,另说由古时南方煮莲子粥所用莲子罐衍变。佛家所谓"莲又心生,心生万相"。最早的"莲子壶"流行于明崇祯年间,为"罐"状,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长圆身,盖面略鼓,整体形似一颗莲子。

<b>紫砂</b>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 :莲子、掇只、掇球

潘虞荣制紫砂莲子壶

莲子壶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饱满,肩颈舒展,张弛有度,口盖略大,弧形盖顶与饱满的身形呼应,融为一体。流、把线条过渡如行云流水,整体视觉匀称。壶把根部带"尾巴",即壶把底端带垂耳,使用时可用无名指相抵,以免烫手。这个把扣的设计,也为日后区分莲子和掇球了重要的辨识作用。但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

【掇只壶】

掇只壶,是清道光年间的邵大亨创制的。掇只壶,是莲子演变出来的拉高版本。

清·高熙《茗壶说》称:"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飨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注权胥屈自然,若生成者,截肠嘴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通之弊。"

<b>紫砂</b>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 :莲子、掇只、掇球

一位大师在认真的观赏邵大亨紫砂掇只壶

【掇球壶】

掇球壶也是邵大亨创制的。依靠哦部件和整体的轮廓表现多圆组合,似用圆规画出。壶身、壶钮为球体,壶盖、壶流、壶把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整体造型为简明的静态,却有着鲜明的动势,有着强劲的力度。饱满敦实,浑朴醇厚,洗练含蓄。

<b>紫砂</b>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 :莲子、掇只、掇球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b>紫砂</b>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 :莲子、掇只、掇球

程寿珍制掇球壶

"莲子"壶与"掇只"、"掇球"壶三者的基本区别:

从壶型发展看,是先有"莲子",再是"掇只",后是"掇球"。"掇球壶"是"掇只壶"的变形。也有论者认为"掇球壶"由"莲子壶"衍变过来,主要将"莲子壶"把下的把扣去掉。

"掇球"壶与"掇只"壶的基本区别是:前者强调"球",故无足,圆盖鼓凸;后者强调"只",故有足,圆盖宽扁。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