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淘壶人物 | 精刀篆刻,刀笔升华——吴永明

  • 日期:2021-03-1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吴永明,1975年生于陶都宜兴,93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术,曾得到大师李昌鸿、陈国良的悉心指导。他擅长设计制陶,基本功十分扎实。

吴永明

高级工艺美术师

师从省名人查元康

优秀青年陶艺家

江苏省技术能手

十佳青年陶艺家

永明的壶,在精工之中,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味,这“味”就是神韵。他的作品与众不同之处,不单纯是造型的区别,在造型之外更深层的是他对艺术的悟性而引发出的作品的韵味。在我眼中,中心于对紫砂艺术的研究,从材质至造型,从使用功能到艺术欣赏,都在默默地用心思考与实践。

——陈国良

吴永明,1975年生于陶都宜兴,93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术,曾得到大师李昌鸿、陈国良的悉心指导。他擅长设计制陶,基本功十分扎实。在他手下,光素器、筋纹器、花器,都有着一番别致的韵味。他大胆创新,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加以巧妙的设计创作,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吴永明的紫砂,与陶刻是不可分割来谈的。

他得陶刻名家陈宏林老师的指点,后结缘拜师于著名金石书画篆刻家查元康先生,致力于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研究。

他的的作品多是自制自铭,在陈宏林、查元康两位陶刻大家的指导下,进一步磨炼陶刻的技艺。看吴永明的陶刻,笔划间起、承、转、收的细微之处,都着意临写,一笔一刀地升华自己。

《德馨》

紫砂陶刻,其实就是把紫砂壶当作“立体的宣纸”,用刀只是一个技术层面问题,而书画创作水准的高低,决定陶刻作品的优劣,决定着创作者能走得多远。

纵观历史进程,以清代陈曼生代表的文人陶刻,至今仍被我们捧为经典,难以逾越,根本原因,在于他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书画篆刻大家,真正做到了“字随壶传,壶随字贵”。

《得心》

陶刻之高低,取决于创作者的书画功底。而吴永明在书画上的研究,决定了他在紫砂陶刻这条路上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向上的。

吴永明的行书从“二王”出,得用笔之奥秘,形神兼备。真书学北魏墓志,如《张猛龙碑》、《李璧墓志》、《元绪墓志》等,取其古拙天趣,有跌宕多姿之态,亦不失雄强伟岸之风。隶书好汉味,遍临《乙瑛碑》、《鲜于璜碑》、《石门颂》等名贴数种,妩媚中见骨格,潇洒里藏端庄。国画远追明四王,清四僧,近法海上名家陆宛若,多有心得。篆刻则学战国古玺、汉白文一路,取法乎上,得法于中,染指不辍,受益良多。

《筋纹扁樱》

对于书画、篆刻,吴永明一身兼修。他的书法笔风飘逸、笔意雄健,画以小品挥写为主,山水、人物、花鸟信手便能勾勒出神韵,更有国画独有的“留白”之意境,他的篆刻作品刀法劲道,风格古朴,壶刻艺术不俗不滞,艺法圆融,绝不落凡之想。

《全手献瑞提梁》

除了书画的功力,紫砂陶刻对刀法技艺的要求也很高。陶刻的执刀方法与执毛笔大体相似:指实、掌虚、腕灵,才能运刀如笔、心手相应地表现出十足的笔味。吴永明的扎实刀法功底,使他的山水画景物错落有致,虚实相陈,层次分明。铁画银钩,鸾飘凤泊,超然物外,陶刻工艺充满了艺术魅力。

《四方竹瓢》

吴永明在传统经典的海洋邀游,汲取灵性,师其心而不蹈其迹,取其精而得其神。故而在他的陶刻作品中屡见古人的影子而不乏新意。融古贯今,这也就是他的陶刻作品能在各类赛事中频频获奖,受藏家们喜爱的原因。

《玲珑插花对瓶》

吴永明作为年轻的紫砂艺人,未来的道路还十分漫长,但对他而言,这条路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2019年,吴永明已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位年轻有为的紫砂陶刻艺术家,今后也将沉浸在刀笔陶刻的世界中,将文人壶的精髓传承下去……

《十八罗汉笔筒》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