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壶演变至今,造型众多,其经典壶式之一平盖石瓢,由顾景舟大师创作于暮年,自传统而来,于时代中创新,与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齐名,亦可谓是实用与鉴赏的上佳范本。
满瓢壶的起源,源自清末民初的制壶名家陈光明。陈光明在前人石瓢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制出满瓢。而顾景舟在陈光明的设计上,又创制出景舟石瓢壶,成为传世经典。
心舟石瓢,与景舟石瓢、汉棠石瓢齐名,同为曼生石瓢演变之经典。心舟石瓢由清同治、光绪年间成就最高的紫砂艺人——何心舟所创,其曾与陶友王东石于浙江宁波建玉成窑,造紫砂壶。
徐门紫砂代表作——汉棠石瓢,又叫“矮石瓢”,乃国大师徐汉棠所创,在景舟石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变化,运用简约的弧形线条,勾勒出飘逸、颇具老味的形体,端庄大方,典雅柔美,成为石瓢...
提起景舟石瓢,大家并不陌生,顾景舟大师所制的大满瓢,成为石瓢壶的经典款型之一,为后人竞相效仿。但这一款型,其实并非顾景舟所创,而是其根据清朝紫砂名家陈光明的满瓢样式改良而得。
子冶石瓢由瞿子冶设计,杨彭年制作,一经问世便备受追捧,文人雅士趋之若鹜,也使子冶石瓢成为后世流传之经典。
经典的曼生石瓢,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其主要特色是壶身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式,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整器古朴端庄。原壶题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清代大家陈曼生与杨彭年,根据石铫壶的造型加以改良,创新设计并制作出石瓢壶。发展至今,石瓢壶经历代名家大师多次改良,呈现出多种器型形态,其中以“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为...
德钟壶最早由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制,是紫砂光素器的经典造型之一。依据壶身高矮造型,分别为德钟与高德钟,同时,基于壶嘴的不同处理,又有炮管流与剑流之分,共有四型。
云肩如意,又名“云肩三足鼎壶”,为顾景舟大师所创经典壶式之一。顾老以三足圆鼎为最初灵感,结合云肩与如意纹饰,创作出云肩如意壶,饱含美好祝福,寓意万事如意。
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景舟掇球,四款大师之作,款款经典,风格永存,各位壶友更偏好哪位大家的掇球款式呢?
大彬如意,由明朝紫砂大家时大彬所创制,为其经典代表作。造型古朴雅致,既有“事事如意”之意,又有以三足撑体的“鼎立”寓意。历代名家巨匠多有摹造,经典的造型,令人百看不厌。
菱花壶,最早由明四家之一的董翰所创制,其造型源于古代菱花形制的铜镜。之后的历代名家大师,都制作过菱花形砂壶,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陈鸣远与顾景舟的作品。
菊蕾壶是紫砂筋纹器的经典器型之一,全壶以圆融的菊蕾为造型,壶钮饰以筋纹,犹如层层菊瓣紧致包裹的花蕾,形神俱备,赏心悦目。
柿子壶,乃象形花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壶式之一,其造型灵感源于柿树果实,寓意硕果累累,“柿”又与“事”谐音,有“事事如意,百事大吉”之美好含义。
紫砂花器高手之范永良、高建芳、徐元明、高丽君、吴扣华。
自古文人以莲花为圣洁高雅的象征,常在诗词中歌颂荷莲。荷莲壶便取材于此,其中以花器大师蒋蓉所制作品最为经典。
云龙壶,自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所创制的鱼化龙壶造型演变而来,朱可心大师将嵌盖化为压盖,龙尾把改为飞把,原有旋转云水纹变为云彩纹,注以壶艺新的境界。
鱼化龙壶,由清代紫砂大家邵大亨创制,后黄玉麟、程寿珍、余国良、冯桂林、施福生、吴云根、朱可心等名家大师皆在其基础上作以演变,所制鱼化龙各有特色,为人称道。
竹段壶,以竹节为题材所创作,是紫砂壶的经典花器款型之一。历史上最有名的竹段壶是清代紫砂艺人杨凤年的“杨氏竹段”,民国期间,冯桂林的竹货作品亦名盛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