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刻字师傅名录...
从诗题可知作者在得到两把曼生壶后,喜爱把玩之余,又拓画于一轴,然后题写这首诗的。
自清代康熙中期到乾隆晚期为止,是紫砂茗壶造型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装饰风格也发展到顶峰。制壶名家辈出,代有精品,壶形月异,不仅作为每年贡品进献朝廷,还运销海外。
紫砂泥料烧制后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文旦、传炉壶、水平壶名称的叫法来历是什么呢?
紫砂壶收藏,首先要学会欣赏紫砂之美,而紫砂之美主要体现在色彩、形状、制作技艺、工艺水平。
宜兴紫砂陶是我国工艺美术、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的典范。
从目前所知的中国历代茶书的内容中可以考证:在明代之前作为煮水的容器“铫”并不太讲究,只是“铜锺鼎鋞鋗鉇铫”中的一种铜制容器,而一般茶人只是较注重候汤的重要性。
龙:是动物的神,能兴云布雨,利益万物,顺风得利。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曾被历代皇室御用,现民间视作神圣、吉祥、吉庆之物。
陈鸿寿(1768~1822)清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人.“西冷八家之一”.
要断一把壶的真假,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和阅历,从年代,泥料,作工及落款来辨别,这是要长时间学习和经验累积所能办到,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
赵松亭(1852-1934年)出生于川埠上袁村清贫秀才家庭,幼学古文,习书绘画。后随邵夫廷学习紫砂技艺,因制隐角竹鼓壶得到刻字名工吴月亭赏识,教其陶刻,并起艺名“东溪”,18...
横云典故:初夏之季,好友二泉喜得贵子,曼生前往贺喜,归途之中,暴雨突至,于一溪旁草屋避之。转瞬雨骤停,一道美丽彩虹横挂于天,一头隐于云端,一头没于溪间,有如彩虹渴饮清泉。
奭斗,《說文》作奭斗:「挹也,從斗奭聲。舉朱切」。段注:挹亦抒也。
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三足鼎立显智者胸襟,周盘暗韵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襟,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任他东南西北风,相逢重大抉择,执周盘品清茶,三思而后行,方能...
传说春秋时,范蠡辅助勾践灭吴后,携西施弃官隐避宜兴,学做坯烧陶器。初,烧出的破货较多,受西施烧饭时灶火的启示,逐步掌握了一套控制窑温的办法,传至窑区,使鼎蜀窑场兴旺起来。
---山谷 汪寅仙作鲍志强字画并刻秋月壶高90mm,宽180mm...
---咸国英 雪华壶 一、感悟陈曼生【1】...
---李守才杨俊...
---邱玉林...
---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