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紫砂文化

  • 漫谈手工壶

    有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模子壶是用模子压出来的,一压一个,一天可压很多,说这种话的大凡有两类:一类是有意识的误导,另一类是对整个紫砂成型缺乏了解。

    时间: 2013-05-15
  • 紫砂花塑器

    在紫砂塑器造型设计上,在自然界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泉源。花器的设计是要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提炼,将之变化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以丰富人们的...

    时间: 2013-05-15
  • 壶中君子石瓢

    石瓢壶的造型最初出现在哪个年代、是谁的杰作现大概无法考证了,但有一种较为认可的说法,那就是“石瓢壶”是由“石铫壶”演变而来的。

    时间: 2013-05-14
  • 紫砂鉴定之款识鉴定

    紫砂陶款识的演变,必然受到当时瓷器款式与篆刻内容、风格等两方面的影响。

    时间: 2013-05-14
  •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

    只要对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深入研究,创作者必然会生产出在功能和结构上所突破的设计,而这种创作意念,正是紫砂工艺发展的本体动力。

    时间: 2013-05-09
  • 紫砂壶与铁观音

    普渡众生的观音,手上的青枝抖落风的嬉戏、雨的睡眠。静态中溶解多少目生,铲除多少虚伪与媚俗,召唤人道善良的回归。

    时间: 2013-05-09
  • 清代紫砂壶艺术

    文人参与制壶,是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壶艺突出的时代特征。虽则前代已有,但唯此时期独盛,而且成为紫砂壶艺的主流,给予壶艺发展以极大的推进。

    时间: 2013-05-08
  • 紫砂五味

    泥、形、工、款、功。这样说壶,我想这也是比较严谨和传统的方法和立场,同时也体现出来了一个有滋有味的“品”字。

    时间: 2013-05-08
  • 紫砂款识

    书法篆刻的地位,清中叶以前一般在壶底,清中叶以后在壶身上开始多见。明代制壶人用刻款,如有文人定制,即署文人的名号或堂号。

    时间: 2013-05-07
  • 紫砂洋桶壶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於提携,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时间: 2013-05-07
  • 紫砂壶的女性美

    乳形壶有明朝惠孟臣的乳顶壶,精细红艳,美而不妖。还有清朝陈曼生的乳瓯壶,含蓄隽雅,流畅秀润。

    时间: 2013-05-06
  • 井栏与汉铎的区分

    汉铎的身桶很像井栏。但是比井栏高瘦,与井栏的“憨厚”相比,汉铎要“金石之气,似乎铿锵之音”。

    时间: 2013-05-03
  • 中国紫砂陶起源

    中国陶瓷,兴旺最早,首要运用釉及窑火的巨大艺术,千变万化,无涯无尽,技能达国际最高峰。

    时间: 2013-05-03
  • 泥料与款型的联系

    关于紫砂壶,泥料与款型更是外在最突现的一个问题。紫砂既为五色土,泥料颜色,特性与质感各不相同,这种改变正构成紫砂共同的魅力。

    时间: 2013-05-02
  • 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墨宝

    宜兴紫砂质朴无华、不媚不俗的品格,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时间: 2013-04-28
  • 清初的外销紫砂壶

    清代外销的紫砂壶,在泥料的选配和造型方面变化多样,但绝大多数出于对实用性的考量,造型比较古朴,出水顺畅。

    时间: 2013-04-28
  • 宜兴紫砂陶艺文化

    壶与火相遇,紫砂蜕变为金玉之宝;人与壶相适,壶成了爱壶者无言的诗歌

    时间: 2013-04-27
  • 紫砂壶印章的由来

    印章款识是指在紫砂壶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壶的制作者,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十分相似。

    时间: 2013-04-27
  • 紫砂壶外形美与艺术美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变化多端,其中不难看到创意新颖、风格独特的传世佳作,体现了历代紫砂艺人匠心独运的创意。

    时间: 2013-04-24
  • 梅调鼎壶铭浅谈

    “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

    时间: 2013-04-22
1 ...28 29 30 31 3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