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淘壶人物 | 许伟军——用顶级青段,造紫砂传统器魅力

  • 日期:2022-12-2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许伟军,中青辈实力派,师从苍林华、万亚钧,擅制全手花器、素器。钟情仿古的许伟军,在30年的壶艺生涯里,追寻着传统器型的古雅之美。


许伟军

中青辈实力派

师从苍林华、万亚钧

擅制全手花器、素器


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不少人却对传统素器独爱有加。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行家抑或新手,在琳琅满目的砂壶面前,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被传统造型的作品所吸引。传统造型的紫砂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考验,得以流传至今,亦在历代爱壶之人审美的洗礼下成为经典。钟情仿古的许伟军,便在30年的壶艺生涯里,追寻着传统器型的古雅之美。



许伟军·全手掇韵(徐炜书铭)


一、始于花器,忠于素器

许伟军的第一位恩师,是创新花器高手苍林华老师,他在1992年跟随苍林华学习基本制壶手法,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全手工成型技法得以成熟。苍林华善于将花货做成光货的手感,这得益于其对泥料的精准把握与出色的明针功夫,许伟军得其精髓,也在之后的制壶中充分发挥了这两者的优势。



许伟军·全手线韵

2000年起,许伟军跟随国大师吕尧臣弟子万亚钧深造,继续研习制壶技巧。万亚均自幼随母亲束凤英学习紫砂壶艺,聆听紫砂泰斗顾景舟传艺教诲,又得恩师吕尧臣栽培,与业界大师葛陶中亦师亦友,可谓集众大家之所长,技艺深厚而全面。

万亚钧一直对传统壶艺情有独钟,潜心于各类传统紫砂造型,力求挖掘传统器型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这也对许伟军的制壶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伟军随师傅学习期间,全面掌握了紫砂壶手工制作的要领,花塑器、光素器皆得心应手。



许伟军·全手莲子(徐炜书铭)


二、摹古传统,妙合形神

技艺广泛的许伟军,作品中兼具朴实、华贵与典雅的气息。进入大众视野后,其陆续创作了“双线竹鼓”、“翻盖柿子壶”、“竹段壶”、“福寿齐天壶”等具有代表性的花器作品,也让业界见识到了其优秀的制壶手艺。

近年来,许伟军将更多心力专注于传统素器的摹古,用淡妆素面来表现紫砂“裸胎”之美,突出紫砂本质的简朴无华、雍容大气。众所周知,往往越简单的壶型,越能见真功夫,传统器十分倚仗制壶艺人对线条的处理及塑形能力,以突出壶的精气神,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和打磨,几乎不可能做到。



许伟军·全手一粒珠(小)

而许伟军却对于各种器型轻车熟路,在其妙手下,无论是庄重沉稳、外儒内道的《德钟》,古拙大气、收展有度的《仿古》,古穆凝重、意蕴悠长的《鱼罩》,还是珠圆玉润、饱满剔透的《一粒珠》,皆于壶中见精巧与神韵。



许伟军·全手德钟


三、好料精工,文人佳器

除了在器型创作上不断锤炼,许伟军对制壶所用之泥料也颇为讲究,除了常见的紫泥、段泥、底槽清、降坡泥外,潜心于老青段与蟹壳青的研究。这类高级青段泥料古朴浓厚,砂感强烈,胎质相对厚实,在处理上费时费工。

许伟军在制壶过程中,必须在光坯的打磨上做到极致,用明针一遍一遍地将壶表压平刮整,使较细的颗粒溢上表面,非功底深厚亦难为之。故观其砂壶,观感和精致度都十分出色,颜色周正,表面现以莹润之光,泡养后油性极佳,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



许伟军·全手井栏(徐炜书铭)

从泥、形、工、韵中,可以看出许伟军对于传统经典的传承与再塑造,其作品摹古而不泥古,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壶艺风格。他还与实力派陶刻家徐炜合作,将文人之风骨与雅趣注入壶中。

简约蕴力的《井栏》,正面陶刻宋代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诗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反面配以青山流水,超然洒脱之气氤氲而出;骨力劲挺的《子冶石瓢》,正面刻绘世外桃源之居,坐望山水美景,反面配诗“山随画活,云为诗留”,一番清雅逸趣,令人为之神往。



许伟军·全手子冶石瓢(徐炜书铭)

经典再造,古韵新生,赏用俱佳,许伟军在传统器的领域中专心致志,已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什么样的壶是一把真正的好壶?或许从许伟军的作品中,就能找到答案。相信他也将在这片传统紫砂艺术的天地中,不断演绎精彩。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