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淘壶人物 | 画在壶上,壶在画中——季益顺

  • 日期:2021-05-0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季益顺,1960年生于陶都,长于蜀山,一方水土,成就了季益顺的紫砂艺途。他出生在蜀山老街,当时蜀山老街家家户户做紫砂陶,他的姑姑是民间的制壶艺人,从小的耳闻目染,让他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

季益顺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师从高丽君、王小龙

“壶界四小龙”之一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都是看到人们在茶馆里才用紫砂壶泡茶,边听说书边喝茶,当时只能体现一种实用的特点,现在在我们这个盛世,紫砂壶提升到了一个实用艺术品的高度,所以我们应该总结历史,在不影响它的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怎样把个人的特点、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一种诗情画意的风格结合在作品里,提高它的艺术价值,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季益顺

季益顺,1960年生于陶都,长于蜀山,一方水土,成就了季益顺的紫砂艺途。他出生在蜀山老街,当时蜀山老街家家户户做紫砂陶,他的姑姑是民间的制壶艺人,从小的耳闻目染,让他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

季益顺17岁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传统入手,建立基础;拜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王小龙学习更为全面的制壶技艺,花器、素器并具,跟随师傅在传统花素器中摹古追意。

后又进入中央美院进修学习,而立之年,季益顺创新作品迭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生态的景象作为创作的灵感,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妙趣横生。在传统中寻找改变,在对泥料特性的运用、制作技法的表现,有所突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季益顺紫砂艺术流派。

“画在壶上,壶在画中”,是对季益顺紫砂艺术流派的形象概括。他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 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壶艺造型与中国书画、雕塑完美相融。

《全手梅竹双清》

在季益顺的创意作品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人类的朋友。人不能征服自然,但是可以读懂自然,亲近自然。朗朗乾坤,天地分明,万物皆有灵性。于是,创意才会心生敬畏。季益顺的壶花素相融,风格独特,更有“竹王”、“花王”之称。

《紫气东来》

看季益顺的壶,他将花鸟水竹、自然万物表现于紫砂壶上,像他的经典作品《晨曲》,将日升时的大海与紫砂壶相融;花器作品《琵琶语》,则展现出小巧可爱的枇杷形象;代表作《双波玉蝉》,将传统器型再作创新,与蝉结合,更显玲珑剔透……

《琵琶语》

在季益顺眼中,紫砂壶是用心的产物。无论是诗情画意、历史人文、自然万物,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所以在他手中,紫砂壶也有着万千风情。他致力于追求作品新和美的统一,作品造型、装饰和色彩的协调。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机械地反映自然与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比自然更美,比生活更高的作品来。

《全手小一粒珠(范曾书画·鲍志强陶刻)》

创作几十年,季益顺已经从紫砂厂的益顺陶艺中心走了出来,2009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季畅园”,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风格,园内可见诸多树木花鸟,他将自然之景浓缩于园内,做壶休息时候,便到园内走走,获得新的灵感。

《双波玉蝉》

现如今,季益顺门下已有几十位弟子,他们潜心钻研紫砂技巧,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季益顺的指导下,纷纷崭露头角,成为紫砂界的中坚力量。每一位有所成就的手艺人,都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技法传授给徒弟及后代,季益顺亦是如此。或许,这正是紫砂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