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种意境,一壶侍一茶,需要慢慢去品。选择一套合适的茶具,其实就等于选择了一种体验方式和一种结果。你有给你的好茶配上合适紫砂壶具吗?
一把壶从一块泥,经过师傅的精心制作,成壶坯,再经过复杂的窑烧才最终到我们手里,可谓是历经万难。你知道烧窑过程是如何的吗?
如今故宫所藏之石鼓,已经为大众所知,但是历经千年,上面的文字已有不少已经剥蚀,幸而有古拓片得以流传,一窥原貌。
潘持平《黑虎壶》以财神赵公明的坐骑黑虎入壶,作品独树一格,于古拙中见新意,颇具时代气息的壶型线条,赋予了作品敦实与刚正,原矿老黑料作胎,粗制砂粒,砂硕隐现,宛若星辰……
厉上清,1979年生于山东日照,在陶艺世界里尽情燃放激情的青年陶艺家,他视传承如生命。齐鲁寒窗,负笈河北,后游学江苏,与紫砂结缘,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师鲍志强先生……
宜兴紫砂方器也是传统的造型工艺。对制作技艺和工艺水平要求甚高。一把既美观又实用的方型茶壶,要求比例准确、口盖紧密平整、块面挺括、线条利落、气势挺拔、力度到位……
从五百年前的明代开始,宜兴丁蜀这个江南小镇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散着紫砂匠人们叮叮当当捶打泥片的声音,这富于节奏的声音从来没有中断过。
明清两代,被国人冠以姓氏泛称的紫砂壶,先有时大彬的“时壶”,后有潘仕成的“潘壶”。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紫砂代表人物,后者是清中期后以官商巨富、雅士名流身份来宜兴订制茗……
全手工紫砂壶价值相对要高,因此有不少冒充全手工紫砂壶的出现!只要学会这种方法,就能轻松辨别真伪
紫砂壶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紫砂壶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迎合了泰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外观设计与独特的抛光工艺不仅表明了紫砂这一材质的可塑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是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因而弥足珍贵。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七老之一,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
风卷葵紫砂壶因为其造型简洁明快,线条自然通畅,图案生动,富有动感,是传统花货中的名品。
中国嘉德2018秋拍紫砂专场成交全记录
陈国良,号鹤轩。1954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蜀山南麓。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理。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库。”这里,说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良求力士椎刺秦始皇的故事。
难度极大的工艺,配以价值不菲的材料,打造出来的紫砂壶既美观又不失典藏价值。
紫砂陶刻更多的功夫是在刀外,陶刻艺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陶刻作品更具艺术价值与生命力,才能由匠入艺。
冰裂纹又称冰纹、开片,因其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被称之为冰裂纹。冰纹纹样简洁有致,文致减雅,可谓“巧夺天工冰裂生”。
紫砂陶质朴古雅,以紫砂来演绎璀璨辉煌的青铜宝器,更具历史的深邃厚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