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黄梅季节总让人捉摸不透,雨忽下忽歇。7月12日清晨,汗水夹杂着雨水,我们探访了宜兴太华镇茂花村。
这个原本偏僻的小山村仰仗着原生态的独特优势,在中草药种植方面有着不小的名气。早在1975年即被命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习基地。该校谈献和教授从年轻时学医开始,就与茂花村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来,他长期驻扎在当地指导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致富。据校方的药材普查,小山村目前拥有的野生中草药品种达1000多种,成为省内品种最丰富的种植基地。
中医药大学教授兼任农民经纪人
我们来到茂花村中草药种植基地的时候,谈献和教授刚于前一天回到了南京。村民们介绍,谈教授每年有一半的时间要在茂花村度过。
村党支部书记魏根培随即拨通了谈教授的手机。电话那头,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谈献和回忆起了村上的药材种植史。他说,当地农民对药材种植积极性主要来自收成上的“小算盘”,一亩水稻,平均千把元收入,而种药材的收入亩均在5000元左右,加上最近村上采用了利用板栗地双季套种,亩均收成高达万元。
从2011年开始,村上大规模种植药材,至今已达500亩的规模。平日里,100多名农民从事药材地的田间管理,晴天出工一天有60元的人工收入。一年正常出工日维持在200天,年收入增加1万多元。同时土地出让的租金在30万元一年,也都分到农民的头上。谈献和创办的中药技术公司免费供种、提供指导、包销药材。前景看广,他们还搞起了技术输出,到附近的西渚镇和安徽的广德县租地千余亩,扩种了中药材。
10多味大面积种植中药的“额外疗效”
药材的种植给茂花村带来了多样的“精气神”。村民在村容村貌的整治、公益爱心的奉献方面给村里搭把手,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村委一位负责人说,山村上至今还没有路灯,算下来,预计要有10万元的费用,现在通过自发捐款,已经筹措到6万元,预计今年年底,茂花村可以亮亮堂堂喜迎新年。
陪同采访的镇干部陈超说,除了能为农民增收,中草药大都是旱作物,不需要传统作物所需的农药化肥,大面积种植推广,还能收到生态的效应。太华山区紧邻横山水库,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型,对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保护水源地安全也加了一道保险。所以,药材种植业在太华地区的农业的转型起到了范本的作用。
农业转型,就像一滴水滴落荷塘,顿时有种涟漪式的效应。药材多为花类植物,从每年的5月到10月,茂花村月月有花开,三季有花看。当地村民打趣地说道:“种了金银花,头不昏来眼不花,感冒的也明显减少。”高效农业同时衍生着观光农业。所以,药材的种植为当地的旅游环境建设“锦上添花”。
“药材村”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还缺啥?宗全坤,在当地算是“中药通”,他是谈献和的助手,帮衬着打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他给我们手写了一张清单式的报表,列出了规模种植的10多种药材名称和年产量。估摸着一算,一年得有百吨的药材总量。
“药材村”再要往前走,也许只有半步之遥,现有的特色种植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便可在茂花“开花”。“也许药膳型的农家乐餐饮还能做出响当当的品牌。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邀请港澳台、日韩等客人来茂花作客,也有可能赚得人气。”魏根培说。
采访结束前,我们来到药材地走了一圈。乡间小道两旁,一边种的是金银花,一边种的是黄蜀葵。由于刚刚下过雨,下地劳动的村民并不多。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像眼前盘旋在田野低空的无数蜻蜓,萦绕我们的心头--要把“药材村”的特色做足做强,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缺口也许是最大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