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陶都宜兴探“花”之旅系列报道之五——彩陶

  • 日期:2012-07-18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彩陶被誉为“穿着华丽衣裳的陶器”。她融合了陶都陶瓷工艺的综合手法,既继承了传统,保持着自然古朴的本质,又充满浓郁的现代风尚气息。在宜兴现代彩陶发展历程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几十年来,他始终准确地把脉彩陶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现在彩陶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产业化内有个性,个性化内育产业”,走出一条根植于民众的艺术陶瓷之路,使宜兴现代彩陶沿着日用品艺术化、艺术品日用化的方向走下去。

彩陶被誉为“穿着华丽衣裳的陶器”。她融合了陶都陶瓷工艺的综合手法,既继承了传统,保持着自然古朴的本质,又充满浓郁的现代风尚气息。在宜兴现代彩陶发展历程中,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几十年来,他始终准确地把脉彩陶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现在彩陶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产业化内有个性,个性化内育产业”,走出一条根植于民众的艺术陶瓷之路,使宜兴现代彩陶沿着日用品艺术化、艺术品日用化的方向走下去。

市陶乐源美术陶瓷博物馆的创办人薛兴荣对宜兴彩陶有着一种近乎“痴狂”的偏爱。自宜兴彩陶兴起之时,他就喜欢上了彩陶,并致力于彩陶产品的收藏研究,不断完善有关彩陶艺术的资料,让陶乐源成了一座华丽的彩陶艺术殿堂。

彩陶

在上世纪70年代,属于陈设艺术陶瓷的彩陶,作为陶都宜兴的“五朵金花”之一,逐渐发展起来,并绚丽绽放。它融紫砂的制作技艺和均陶的传统釉色于一体,以陈设与实用并重,运用概括与夸张的造型手法,通过高温发生窑变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釉色。薛兴荣说,是宜兴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制开发了虎皮釉、豹皮釉、羽毛釉等动物花釉,吸引了全国许多艺术院校的学者、教授前来考察、创作,如张守智、韩美林等均“驻扎”丁蜀从事陶艺创作,留下了一批经典的传世作品。

与此同时,一位从陶校毕业的小伙子也来到宜兴红卫陶瓷厂,即现在的宜兴彩陶工艺厂工作。看着堆积在厂区内的坛坛罐罐,这位名叫邱玉林的小伙子想:这些东西,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陶瓷艺人就在做了,今天,难道我们就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东西来?从那时起,邱玉林就在坛坛罐罐上试着搞装饰,努力让“日用陶瓷艺术化”。他大胆借鉴别人的装饰技艺,在“釉水点彩”的基础上搞“彩釉画花”,打破了以往坛坛罐罐只有日用功能,没有艺术气息的沉闷局面。接着,他又在釉水装饰上闯出了一条“刻括填釉”的新路,为陶器“穿”上美丽衣裳。正是由于艺术院校的专家教授和邱玉林等一批本土陶艺工作者对彩陶产品造型、装饰艺术手法的不断改进、创新和提高,宜兴彩陶才从原来的低档传统型上升为中高档艺术型。她的横空出世,震动了国内外市场,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礼品,产品不仅出口到香港等地区,而且出口到欧美等国家。“身价”也从几元一件上升到数千元乃至几万元一件。

目前,宜兴彩陶仍有着一批忠实的“粉丝”。薛兴荣以2000余件彩陶藏品为“硬件”,创办了市陶乐源美术陶瓷博物馆。馆中许多彩陶精品是当代美术陶瓷大师和陶艺大家设计、创作的。这些作品不仅把彩陶艺术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上世纪90年代,宜兴彩陶工艺厂因产品单一、工艺落后,面临着生存危机。企业负责人葛伯初果断淘汰了资源消耗大、产值效益低的缸、盆、坛、罐类老产品,在新材质、新釉色、新装饰上下工夫,自主开发了一批具有文化品位的中高档酒瓶。传统日用陶瓷向高档次、高效益方向提升,使这家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牌陶瓷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趋紧,但我市的陶酒瓶生产企业仍“逆市而上”,不但应税销售以两位数的增幅增长,而且产品供不应求。陶文化与酒文化的精美结合,让陶酒瓶焕发出独特魅力。彩陶工艺厂负责人葛伯初觉得,彩陶酒瓶能充分体现酒品牌所要表达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这是宜兴陶酒瓶的重要卖点。

相对于玻璃酒瓶,陶酒瓶可避免光对酒的影响,又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让瓶中的酒长期不变质。我市生产陶酒瓶的历史悠久,但由于长期依靠龙窑和隧道窑烧成,产品容量不一,且常出现渗酒问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国内一些小型黄酒厂使用陶酒瓶。但是生产工艺的改进,让陶酒瓶的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国际领先的辊道窑、天然气烧成工艺的推广应用,酒瓶外表光洁、色泽均匀、口盖圆整的陶酒瓶一举成为酒类企业的首选包装。按照“日用陶瓷艺术化”的要求,各企业也从造型、釉色、防伪功能、装饰手段上不断创新,并将书法、绘画、篆刻、造型等艺术及紫砂的装饰技法巧妙地应用到陶酒瓶的生产中,开发出千余种中高档个性化酒瓶,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宜兴的陶酒瓶生产企业已从上世纪末的两三家发展到如今的三十余家,日产量近40万件,其中彩陶厂、金鱼公司、暗星公司的产量约占全市总产量的70%,成为我市陶酒瓶行业的“三驾马车”。广大彩陶企业成功为茅台、泸州老窖、郎酒、西凤酒等国内百余家酒厂研制生产陶酒瓶,我市因此成了全国最大的陶酒瓶生产基地,陶酒瓶也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全国食品包装市场优选产品”。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始终沉醉于对彩陶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之中。他认为,宜兴现代彩陶的未来既充满希望,又充满艰辛。只有不失时机地把握机遇,才能使宜兴现代彩陶有更大的发展,让这坛“陈酿”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目前彩陶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如日用陶艺餐具、茶具、砂锅坛罐、酒瓶、艺术陈设陶杂件等,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还原焰烧成的陶器,更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在这“繁荣”面前,邱玉林却有着苦恼:宜兴彩陶的发展与千年陶都的地位并不相称。他担忧的是,在紫砂“一统天下”的状态下,90%的工艺技术人员都在从事紫砂艺术及相关产业,这扼杀了陶瓷技艺人员在紫砂以外的艺术创造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钳制着彩陶等产业的发展壮大。

“宜兴需要紫砂这张城市名片,但也需要陶瓷产业的平衡发展与整体强盛。”邱玉林说,彩陶造型与装饰的创新空间很大,只要有恒心有投入就会有收获。彩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一种事业的使命感,共同努力,将宜兴现代彩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邱玉林认为,彩陶的发展应坚持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彩陶要继承的东西很多,但如果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继承就毫无意义。在彩陶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本是始终不变的准则。所以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忘却这一准则,将历史上好的东西引用过来,将创新的优秀记忆保持下去,形成继承、创新的良性循环。同时,彩陶要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陶器的衍生品很多,除了个性日用品、陶艺品外,在建筑装潢、化工环保、旅游景观、医疗卫生等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做大做强彩陶产业,一方面要培育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善于创新理念,注重跨行业的联合开发,从而扩大彩陶的应用领域,拉长其产业链。

(赵辉 耿蕾)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