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顾景舟制壶生涯倾力最多的代表作提璧茶具(下)

  • 日期:2024-03-13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提璧茶具是顾景舟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创造的杰作,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的象征。提璧茶具创作的故事永远激励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为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永远闪耀在紫砂艺术的历史长河中。

1957年5月,高庄又一次来到宜兴紫砂工艺厂,进行领袖人物雕塑创作。在顾景舟处,他欣喜地见到,原先他设计的提璧壶,经顾景舟再次修改,较原来更舒展、更耐看,神韵更足。但顾景舟还是意犹未尽,坦言还有改进空间。

提璧茶具

据其身边徒弟回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顾景舟案头,那把提壁壶,总是放在最显眼位置,有时,拿起来端详半天,又放回去,复又托起,久久凝思。他始终认为,茶具不是摆设,最好的,同时应该是最实用的。

再一次修改,主要是实用上的考虑。壶身直筒形,手感把玩略嫌平直;壶把呈扁平状,手感把玩还可以更舒服;壶流粗短顺弯,泡茶时,力显不足。

提璧茶具

1957年底,顾景舟又对提璧壶作了修改,着力点主要放在壶身、壶把、壶流上。修改后,壶身稍呈弧凹形,更突出肩线与腹线,双手捧壶抚摸,舒适感更佳。壶流略瘦,稍长,其流线,有飘然欲仙之感,流口孔稍大,六角菱形,与壶钮呼应,出水更爽。而壶流的这一改动,使壶体更协调一致,线与线,线与面,线与角之间,过渡更为流畅。

至此,提璧壶的每一细部,真正做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是顾景舟多年制壶生涯里,用力最多的代表之作。之后数十年间,顾景舟每制此壶,皆有心得。古人说,妙文不厌千回改。顾景舟每当捧起提璧壶,内心便会变得平静,仿佛可以把人带进一种特定状态,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旁人难以理解。

提璧茶具

徒弟高海庚,为顾景舟制作此壶,曾多番搜集玉璧资料,去粗取精,挑剔精选,使之符合紫砂茶壶的造型特点,提炼其文化内涵。顾景舟将玉璧之精髓,深蕴于整个壶体。 每个细部,都与古玉的质地、温润、光洁、纯度有机结合,水乳交融,达到紫砂光货素器裸胎艺术的高境。

玉璧

玉璧

最后定型的提璧茶具,一套九件,一壶,四杯四碟,茶壶盖面似古代玉璧,把手为提梁式,故名“提壁”。整个茶具造型轮廓端穆周正,构建严谨,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洁明快,制作一丝不苟,寓巧丽于刚健之中,做到了内容、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统一。内中茶壶,刚中带柔,气韵素洁,肌理温润,色泽紫中泛红,深沉朴茂,置于各种环境中用于品茗、观赏都显神韵,是当代紫砂茶壶中表现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五美”境界的一绝。

毫无疑问,提璧茶具是顾景舟一生倾力最多的作品之一,其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玉璧史、器物史、手艺史、风俗史中的诸多元素,壶,即是诸多元素综合而成的结晶,而作为一件原创壶器,它又具备时代的焕然一新的气质与风貌。提璧茶具的创作可以说是顾景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

提璧茶具

这套茶具,曾被国务院选定为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品。提璧茶具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1979年邓颖超访问日本时,将之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当时,顾景舟得知,邓颖超访日,选中提璧茶具作国礼赠送日本首相,非常重视,遂将整体壶型略为缩小,将六方菱形壶口,改成圆形。如此,经邓颖超手赠送国宾,更灵巧婉约。

提璧壶

紫砂邮票

1992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四枚的紫砂邮票,三枚为古代传器,唯一的一件现代作品,便是提璧茶具。顾景舟的提璧茶具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

提璧茶具中的茶壶,有不同造型。区别处在壶盖,一为玉璧,上有谷纹(纹样单元为萌芽谷粒状的一种纹饰),一为圆形摘手,壶身与把手提梁均无差异。

提璧壶

提璧壶谷纹盖


提璧壶

提璧壶圆形摘手

顾景舟对提璧壶造型钟爱有加,不同时期均有制作,直至老年也有数制,铃印“景舟七十后作”,展现了他对这件作品的珍视与热爱。

总之,顾景舟的提璧茶具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创造的杰作,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的象征。提璧茶具创作的故事永远激励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为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永远闪耀在紫砂艺术的历史长河中。


点击跳转↓

顾景舟制壶生涯倾力最多的代表作提璧茶具(上)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