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瓶”中奥秘,十大经典瓷瓶器型

  • 日期:2022-07-2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造型各异的瓷瓶,你认识几款?

在陶瓷的造型中,瓶作为一大门类,造型繁多,款式各异,令人惊叹。在古今的演变中,瓷瓶逐渐从实用器走向赏用俱佳的艺术品,成为不少行家钟爱之收藏。

一、胆式瓶

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古陶瓷中的珍品,多数用以供皇家贵族欣赏把玩。

王运龙《弦纹竹节胆式瓶(大)》

二、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洗口,直颈,溜肩,扁圆形腹。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王运龙《七弦瓶》

三、贯耳瓶

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有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王运龙《贯耳瓶》

四、双耳瓶

因颈部两侧贴附双耳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造,由于耳的形式不一,名称各异。龙泉窑、哥窑、官窑多贯耳瓶,系仿汉代投壶式样。凤耳瓶、鱼耳瓶为龙泉窑特有。定窑所制双环耳瓶较为少见。

兰宗民《双耳葵口铁胎百财瓶(大)》

五、天球瓶

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而降,故名天球。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永乐年间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

张涛《天球瓶》

六、梅瓶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小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张涛《仿古大梅瓶》

七、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渊源于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入清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张涛《静女瓶》

八、八棱瓶

八棱瓶是晚唐的一种典型器皿。圆口,直长颈,颈下部至腹体有八条突棱,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圈足。釉面明亮,釉色青绿,犹如一汪湖水。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

张涛《复刻版八棱瓶》

九、瓜棱瓶

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窑均有烧制。造型秀丽大方,因其瓶的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而得名。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做花瓣式外撇,釉色温润明亮,秀丽生动又不失沉静优雅。

李震《瓜棱瓶(中)》

十、纸槌瓶

宋代流行瓶式,因形制如造纸打浆时所用的槌具故而得名。在宋代的汝、定、哥、南官等窑及同时期的龙泉、耀州窑中都有生产。多为素面,以造型和釉色见长。恬静而内敛的造型艺术风格,反映了宋代社会浓厚的人文精神及文化气息。

周华《纸槌瓶》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