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在紫砂泰斗顾景舟的制壶生涯中得到了极致诠释。在紫砂艺术领域,这位宗师开创性地将工具制作列为学徒的必修课。
每一把曼生壶既是实用雅器,又是凝固的诗书画印,开创了文人紫砂的审美范式,其艺术价值与美学理念至...
黄龙山绿泥类和段泥类,由于烧制后都产生米黄淡色调,往往玩壶者和制壶艺人,辨不清分不明二者区别在哪里。
一厂老紫泥是指上世纪80年代在黄龙山四号井开采、炼制的紫泥料,如今以家藏料为主。之所以称之老...
玩壶的行家都知道,红泥之中,朱泥为上,而朱泥中的精品,当属大红袍。大红袍泥料极为珍贵,它产自...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由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创作者的最高荣誉称号,其评选工作始于1979年,每五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在宜兴紫砂领域,迄今共诞生了20位获此殊荣的紫砂艺术家,上篇介绍了其中10位,本文继续介绍另外10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由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创作者的最高荣誉称号,其评选工作始于1979年,每五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在宜兴紫砂领域,迄今共诞生了20位获此殊荣的紫砂艺术家。
金士恒,活跃于清代咸丰至光绪时期,以制作日用陶器著称,尤擅陶罐、坛缸等器皿。这位匠人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明治时期受邀赴日本常滑地区,在当地设立工坊,系统传授紫砂技艺,被日本陶艺界尊称为“陶业祖师”。
顾景舟被誉为紫砂界的“壶艺泰斗”,作为近现代紫砂艺术的集大成者,其创作生涯留下无数经典,却始终未涉足掇只壶这一器型,这一空白成为紫砂史上耐人寻味的文化命题。
花货取材于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并主要采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的东西,本质地、艺术地表现
如何欣赏一件好的紫砂艺术品,必须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诸多方面去观察、欣赏品味。
邵顺生,1955年生于陶艺世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孔小明,男,1962年出生于制陶世家,2014年高工。1992年进厂,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