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男,1965年生于宜兴丁山,2019年新晋高工,师从国大师谭泉海、母亲李碧芳、国大师吕尧臣。
宋代诗人叶绍翁一首《游园不值》,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歌咏了多少个春天。已故陶艺家王石耕,一只《满园春色》,把关不住的美表现在了紫砂壶上……
被誉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考入了清华大学,不愧才女之名!紫砂界也有一位才女,她的名字叫汪梅芳。汪梅芳出生与宜兴紫砂世家,她的爷爷汪宝根,是著名的紫砂艺人。
紫砂圈里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相伴四十余年,至今仍然感情深厚,这就是国大师陈国良与恽贤君夫妇……
晒壶大赛丨素材征集令!
我们常说紫玉金砂,这紫玉便是说紫砂泡养过后散发光泽,常常被形容为玉一般,不仅如此,喝茶养壶的人,也都在追求质朴、内敛的气质,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老友记不能重来,不妨来看看淘壶人馆藏的老壶重器,带您回溯旧时光,重温艺术家当年的创作心路。
恽贤君老师于1957年出生在陶都宜兴丁蜀镇的紫砂陶艺世家,1975年高中毕业后,就进了紫砂工艺厂,跟随李碧芳老师学习制壶技艺3年。这三年期间她勤奋好学,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你收藏的第一把紫砂壶是什么器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紫砂这块土地上,岁寒三友亦是独占鳌头,各式紫砂松竹梅器形可谓是让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
中国女排横扫波兰为国争光!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为中国增光添彩的紫砂壶
陈洪平,1959年出生于宜兴潜洛村。离村不远处,有出产紫砂“五色土”的赵庄;有紫砂巨匠云集的上袁村和紫砂烧成造集中之地的蜀山。紫砂文化就象母亲的乳汁,哺育着他的成长。
飞鸿延年壶,这把壶是曼生壶中比较特别的一把,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来源于有别于其它曼生壶的底款。
市面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紫砂壶,不要让这些紫砂壶,拉低了你的玩壶层次。
沈龙娣17岁就进了紫砂二厂,从事陶刻工作。她为人勤恳好学,深得教学师傅喜欢,很快就崭露头角,获得了宜兴市“心灵手巧”活动一等奖1986年她的为人得到了国大师徐汉棠……
紫砂壶之所以具有“提香、蕴香”的功能,主要是由于紫砂泥料的特性所决定的。紫砂壶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
储亦斌,1966年生于陶都宜兴陶瓷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紫砂艺术文化,2016年高工,中青代实力派人物。1982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习制壶……
唐云为我国著名画家,也是一位收藏家。生于西湖边,嗜龙井茶的他,爱好宜兴紫砂壶。生前有紫砂老壶、名壶数十把,其中仅曼生壶就八把,故有斋号称“八壶精舍”。
顾景舟,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分为开的。他不仅壶艺了得,书法也非等闲之辈。
明清大家的紫砂壶,都藏在这里,还不来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