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紫砂壶外形中,始终有几款传统经典,紫砂壶型始终经久不衰,这几种壶型几乎所有制壶老师多做过。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而这几款紫砂壶的地位却无法撼动。
石瓢壶
厉上清 石瓢壶
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融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瓢壶主要有高石瓢,矮石瓢(汉棠石瓢),子冶石瓢,景舟石瓢。
西施壶
许文军 西施壶
西施壶灵感来源于西施,言壶之形若西施美乳,为最经典、最传统的壶型之一,史记徐友泉为此壶首创之人。
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倒把,憨态可掬,看似简约,实则增值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正是千锤百炼的“美人壶”。
仿古壶
许文军 仿古壶
仿古壶凝炼历代紫砂壶精华而成,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极宜品茗,为民间人士所宝爱,流传甚广,各大博物馆皆有收藏,是他一生精典之作。
供春壶
沈建宏 供春壶
供春壶是历史上第一把有记载的紫砂壶,由供春所创,以斑驳嶙峋而得名。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掇球壶
袁国强 掇球壶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邵大亨首创,“掇”有拾取、选取、获取之意。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利用了黄金分割法,将纵、横进行了合理配置,拙中见巧,给人以良好的视觉观赏性。掇球壶以大、中、小三个球体重叠而成,壶身为大球,壶盖为中球,壶钮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之上。
提璧壶
许文军 提璧壶
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也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
鱼化龙
崔燕 鱼化龙
壶的造型构思巧妙,鱼、龙、云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通身作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奇趣极生。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经过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紫砂壶壶型。
龙头一捆竹
徐永君 龙头一捆竹
此壶,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成太极图,流把塑龙首,霸气昂扬;壶身束竹段腰带,壶底塑河图洛书,此壶制作颇有匠心。
井栏
李碧芳制 陈岩铭 井栏壶
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里圆润,底圆而大。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报春
许文军 报春壶
“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是朱氏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
风卷葵
姚志泉 风卷葵
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此风卷葵壶的样式是杨凤年所创造型,图案规则,做工精致,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不愧为紫砂茗壶艺术史上女艺人的杰作。
此壶为姚志泉90年代花器中的经典代表,由汪寅仙大师监制。运用原矿紫泥作胎,泥色醇和尔雅,泡养之后润如玉石。壶身上部是斜纹堆叠,恰似枝叶被风吹起,而下部则是反向堆叠,展现出枝叶的韧性。壶盖的设计独具匠心,卷起的叶片和线条互相衬托,顺畅而柔美,自然而生动。绝妙之处在于,流卷葵叶、钮饰葵干,以及把以葵茎枝梗扭曲延伸,筋纹毕露、富有劲道、提拿自如。
僧帽壶
曹婉芬 僧帽壶
僧帽壶来源于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初期专为佛教僧侣饮茶,后来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具。
采用原矿紫泥制成,色泽润亮典雅,以明朝时大彬“莲瓣僧帽壶”为原型,加以改造而成,比原型略矮,端庄大气,造型奇特,似一僧帽。壶身为六方形,方中带圆,刚柔并济,壶盖为五瓣莲花,第六瓣为壶注。飞龙把的设计独具匠心,刚好与壶嘴相呼应,仿佛与壶身浑然一体。
这件大彬僧帽,颇具明代制壶高手时大彬之风,壶盖的五瓣莲花似乎从壶身长出来的一般,自然得体,壶盖边缘隐现在花瓣之中。盖钮为佛球状,犹如僧格之顶。壶颈不长,紧接花瓣,好比是帽沿。如此造型,活像一顶僧帽,整体给人以刚健挺拔,神韵自若之感,禅意蕴此中间,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