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作品
又到一年中各地艺术博览会的举行旺季,史凯兹艺术市场研究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与前几年相比,数字平台的兴起影响博览会的效果,而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刚刚发布的《2015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称,中国大陆只有数个大型艺博会,其他数千个“艺博会”以低端的微型展销会为主,展会成本成为艺术经销商较大的负担。
曾经影响全世界市场的艺术博览会为何难以再聚人气?未来,艺术博览会能否再为艺术品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画家参加博览后作品受市场青睐
岭南画家胡锦雄是早期受益于艺术博览会的一批艺术家之一。1996年之前,他就曾经帮助其他老师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观察到博览会聚集了来自全世界 的买家,意识到博览会是画家出名、出位的机遇。1996年开始,他连续三年参加了广州艺术博览会,每一届都几乎卖光所有展品,还获得了新加坡大买家的青 睐,开始了作品在市场中的运作。与他同时期参加广州艺术博览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他们也因为博览会的宣传而被国内外的画廊挖掘,大部分作品的行情 在市场上越走越好。
“以前的文化气氛、市场氛围不一样,信息也不发达,买家都是为了来‘寻宝’,找到有潜力的画家,特别是来自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画 廊主,到这边找到新的作品回到当地,转手一卖就能盈利。”胡锦雄说,买家层次高,是因为当时参展的画家水平也高,“那个时候不是只要交了‘档口费’就可以 进艺博会的,还要受到主办方的邀请才有资格参加,所以门槛比较高”。
据他回忆,当时的“档口费”高达6000元(3~5天),“这6000元放在今天比6万元还多,因为当时的红星纸一刀才100~150元,现在至少几千元了”。尽管如此,画家们却非常积极参加艺博会,因为能够名利双收,胡锦雄光是卖贺年卡、印刷品,一次展会都能卖几千元。
由于受惠于博览会,他认同画家参加博览会的作用:“艺术家自己办画展,不可能请到这么多观众,而且在美术馆办展览成本至少数十万元,博览会最多也就几万元。”他透露,自己有一个经营漆画的朋友,去年参加博览会的成本为7000~8000元,最后卖出总价六七十万元的作品。
当代艺术潮促博览会大热
在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看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地艺术博览会项目如火如荼展开颇出人意料:“原因是当代艺术的潮流性,使 得藏家更加倾向于派对式的购物体验,在博览会的预展酒会上,某位大佬购入某件作品的消息往往会像天价拍品的成交一样,迅速在圈内传播,即便只是猜测或传 言,却也在某种程度上,给潜在买家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事实上,博览会已毋庸置疑地成为除本地画廊之外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据《TEFAF欧洲艺术基金会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统计,从2011年至今,全球 范围内,经销商每年约有1/3的销售额来自艺术博览会,其中地方性和国内博览会的比例大概占总销售额的20%。“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销售额为 115亿欧元,经销商销售大约占30%的市场份额,约为34.5亿欧元,如果按照国际水平,经销商20%的销售额产生于本地艺术博览会,可以推算出中国艺 术博览会的市场潜力大约为6.9亿欧元(合59亿元人民币)。”孔达达称,中国现有的博览会规模似乎还远远未能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
然而,从研究机构最近的研究结果看,艺术博览会的发展却似乎越走越窄。史凯兹艺术市场研究公司针对今年第一季度艺术博览会的观展情况做了调查,发现 即使是作为“亚洲艺术盛典”的中国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今年的观展人数仍下跌了7.7%。报告指出,与前几年相比,艺术博览会观展人数增长缓慢,而造成此现 象的原因在于数字平台的兴起。
在上海刚刚结束的“艺术开启未来高峰对话”中,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发布的《2015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对艺术博览会进行了详细调研: “中国大陆拥有数千个规模较小的商业销售活动及艺术家和经销商承办的微型展销会,只有数量相对较少的大型艺术博览会,2014年只举办了6场大型活动。数 千场微型艺术品展销会和销售活动主要专注于低端市场。”报告提出,虽然艺术博览会的兴起为经销商创造了新的机会,但也造成了客观的成本。在艺术博览会上的 花费是全球艺术品经销商在2014年最高的附属开支,达到23亿美元,相当于他们所有附属和支持服务开支总额的三分之一。差旅、员工和展览的花费繁重,许 多经销商称,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已经开始减少参加博览会的数量,专注于最适合他们业务范围的重要博览会。
博览会降低门槛恐陷“恶性循环”
周先生经营画廊多年,近几年走南闯北参加过全国各地不少艺术博览会,感触颇深:“我敢说99%的博览会就是展销会。这些‘博览会’没有太多像样的艺 术画廊参加,往往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有名气或者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展品不但有油画、国画,还有瓷器、紫砂壶等工艺品,应有尽有。”他认为,这些“博览 会”真实呈现了当下中低端艺术市场的现状,不讲究参展机构、展示效果、艺术品水平。
这样的博览会充斥着整个市场,而主办方的盈利手段就是向画家、机构伸手,卖展位,而不顾展会的宣传效果。胡锦雄告诉记者,他一个月至少收到几张这种 博览会的邀请函。有业内人士透露其中玄机:“他们大多数找外省的小名头画家,因为画家们急于找出路、博出位,所以往往对机会是‘有杀错不放过’。”据了 解,这些展览的特点是主办方不权威、展会规模大、展位面积大,但是没有人气。
而曾经热衷于到中国大陆艺博会寻找“千里马”的外国“伯乐”们也渐渐不再涉足,有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已找到了一些有潜力的画家,手上的货已足够,需要时间消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近几年价格水涨船高,他们已经没有太大利润空间,因此不再“高攀”。
有的博览会“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为了展览进行下去,往往无奈降低参展商的要求。“这么几届下去,大家就觉得这个博览会已经不是那么回事 了。”华艺文化董事总裁李峰说,当参展画廊发现自己的“左邻右舍”都是些“不着调”的,以后就不会再参加了,“什么品质的博览会决定什么样的参展商,什么 样的参展商决定来什么客户,要么良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
艺术博览会还有社会教育功能
在李峰看来,艺术博览会特指有一定规模、能保证展品丰富性、对参展的艺术机构和个人都有较高要求的艺术展会,“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大陆一年能举办两个好的博览会已经很成功了”。
而目前的艺博会现状,在他看来则“稍为悲观”,主要原因是展商资源奇缺:“一家好的博览会没有80~100家的优质画廊是撑不起来的,而在中国大陆 找这么多的好画廊非常困难。”而对于一家画廊来说,一年参加两次博览会已经是“费时、费力、费资源”的大事。李峰曾经营过画廊,对此很有经 验:“2007~2009年我参加了四五场中国大陆的大型博览会,每场费用为50万~80万元,几乎每一次都没‘回本’。”不过,他看中的是在大型博览会 上展现自己,“好的博览会首先是好展览,其次才是好的销售平台”。
市场也存在像李峰这样不看短期回报的画廊,他们重视的是博览会上的曝光率、被关注度、业内人士对画廊整体定位的认识,而不在乎能不能在一场博览会上 把展品全卖光。李峰告诉记者,艺术机构带到博览会上的作品不一定能卖出,甚至有的作品本来就不是因为能卖出而带去展示的,“这些卖不出的作品,或者说‘非 卖品’,是为了展示艺术品机构的追求和实力,而客人们集中看几天也只是为了了解市场,并不一定会现场购买艺术品”。他透露:“国内的博览会成交都很一般, 个别数据显示好的,这个数据也不见得准确、真实。”
不过,胡锦雄的一席话发人深省:“并不能说卖不了画的博览会就是圈钱的、没有价值的展会,因为除了是一个商业活动外,博览会还承载了社会责任、教育的功能,在提高群众文化品位的同时,艺术博览会往往还能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形象。”
(责任编辑:吴江涛)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