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季益顺紫砂艺术

  • 日期:2014-05-06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季益顺经过30多年的工艺制作和创新设计实践,从学艺苦练基本功,经过成长中的充实提高,逐步到成熟,在不断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在紫砂艺术领域中的表现,确实像张守智教授对他的评价那样:“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工艺精湛,在当代紫砂陶艺同仁中,独辟蹊径。”
季益顺 知足常乐 年年寿康增福禄,怡神修身又养德

季益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苏省人大代表

宜兴市人大常委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市民间艺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

紫砂行业协会壶艺专委会副主任

收藏鉴赏专委会副主任

季益顺 禅衣葫芦 宝葫芦知了,大自然格调。壶艺家塑造,惊飞了啼鸟

季益顺是中年紫砂陶艺家中突出的一员,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赋予作品以合理的功能和优雅的形式,显示着他在紫砂艺术领域里的才能和良好的潜质。

季益顺的紫砂陶制作工艺技术是比较全面的。早年他在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老师精心指导下,经过严格规范的训练,掌握了坚实的基本功。由于他对技艺具有敏锐感受和深入理解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吸取了王寅春诸名家的意匠和技巧,奠定了多种范型的技艺基础。他深知学习传统的重要意义,要想在紫砂艺术上创出自己的新风格,首先要在技艺磨练中领悟紫砂精华之所在,认真学习和分析解读前辈大师的作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深入地认识紫砂艺术精神之所在。他对紫砂艺术传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理解,循着不断探索的路,在紫砂艺术的天地里,为创立意境清新的风格特点,不断加强自身表现技巧的训练和构思能力的培养。

他对紫砂传统工艺技术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冷静的,认为工艺技术不是静止的,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应该为体现创新设计所用,不应停留在纯熟的水平上而止步,应该追求的是全面和精到,“艺术地把握技术”,准确而适度,把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重视艺术意蕴的表现,赋予紫砂作品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季益顺的紫砂作品有多种类型,塑造手法也是随机应变的,形成了他的多样化的作品样式。他既能够设计制作简洁概括的抽象形态类的“光货”,充分显示简洁、挺秀、方正、严整的形式特点,给人以单纯和质朴的印象。他的“光货”作品有方器和圆器,其中方器“菱方”壶和“八仙庆寿”都是很精到的作品;圆器则更是丰富多样。他更擅长设计制作象形取意的自然形态的“花货”,而这种类型的作品,又多是以“光货”作为造型主体的基本型,再加以选取不同题材的装饰内容,加以变化和组织构图,确定适宜的结合点作为装饰部位,用浮雕或圆雕的手法表现。附加装饰与造型主体紧密结合,构成了丰富多样、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多种自然物象,经过他的惨淡经营,巧思精塑,展现出富有情趣、畅神达意的韵味,同时又不失紫砂工艺淳厚朴实的艺术韵味。

季益顺 楚汉风韵 楚风彪悍,螭龙蟠卧。翘首相盼,历史沉浮

他设计制作“花货”装饰所表现的塑造能力,可以和象牙雕刻、石印治钮以及琢玉錾铜的工艺美术家比肩。他以“楚汉风韵”定名的紫砂壶,盖钮用圆雕手法塑造,两条夔龙的表现,可谓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形神兼备。他的作品中,比较多的以竹子为造型和装饰题材,刻画竹枝和竹叶的形与神是精致而生动的,经他手所表现的竹子具有美感和生命力。

在“花货”和“光货”之间,他拓展出适宜自己发挥的领域,不仅创造了个人作品的风格特点,并且为他所培养的新一代紫砂陶艺家们,提供了进一步发挥和开拓的园地,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季益顺的紫砂作品是以“花货”而称著的。他设计制作的作品富有诗情画意,视觉效果丰富而和谐,造型具有很自然的装饰性,艺术表现是在功能效用和材料技术统筹的前提下完成的。用塑造手法处理的浮雕装饰和圆雕装饰构件(如盖钮等),题材和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进行装饰的理念却是始终明确的。他把握紫砂装饰的原则是从整体效果出发的,使装饰与造型融为一体,自然而协调,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更无繁缛堆砌的弊病,始终本着适可而止的信条,因而才会让人感到恰如其分。紫砂装饰的处理,能够灵活地把握这一点,确实是不容易的,需要经验,也需要判断,更需要造型与装饰方面的修养和表达技巧。

季益顺紫砂艺术作品的装饰处理,突出特点是简洁精练,确实做到了以简胜繁的效果。他根据不同的造型样式,处理装饰题材和装饰构图。装饰纹样的繁简和尺度,始终得到适度的控制,留下足够的空间,给欣赏者以开阔的天地,充分显示造型的形体变化,藉以表现紫砂材料的质地美。

他在长期的紫砂设计制作中,建立起一种技术和艺术全方位的关照,自始至终贯彻整体把握的全局意识。一种紫砂艺术风格的形成,特别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风格出现,必然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加工制作的理念,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的工艺思想。季益顺的这种工艺思想的形成,最初是从习惯性操作来适应不同作品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他不满足于普遍的一般性的表现,进而根据不同作品的要求,在表现技法上逐渐加以变化和演进,形成适应各种不同要求的技艺特点,以及不同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他的工艺技术和艺术技巧是在继承、发现、发展和整合中逐渐推进的。

季益顺掌握紫砂的技艺无疑是纯熟的,但他能够艺术地运用工艺技术,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从他的紫砂作品中可以充分地看到,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为艺术设计构思服务的。如果说他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那也正是因为他能恰到好处地体现造型和装饰的艺术特点,准确地表现设计意图。他不是单纯的技术观点,也不是为技术而技术的人,他在“造物”的同时造型,他在“雕饰”的同时装饰。紫砂陶制作既是匠师们技艺的物化,又是审美观念的体现,在这里技术和艺术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

季益顺 大樱竹节 竹生荒野外, 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工艺美术领域中“技艺相通”的观点,正说明紫砂陶制作工艺不仅限于匠师们的劳作与技巧,并且也包含着他们创造美的意愿与能力。季益顺在紫砂设计制作中,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他从不忽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从整体构成到细部处理,都蕴含着他的情致,正如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的,是在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季益顺经过30多年的工艺制作和创新设计实践,从学艺苦练基本功,经过成长中的充实提高,逐步到成熟,在不断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在紫砂艺术领域中的表现,确实像张守智教授对他的评价那样:“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工艺精湛,在当代紫砂陶艺同仁中,独辟蹊径。”

如今他正处在不惑之年,自觉地担负起传承紫砂传统技艺的职责,在培养新一代紫砂传人方面,他是教学有方的,在传承技艺的同时,重视对创造思维的培养,青年艺徒的成绩优秀,这也是他为紫砂工艺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不惑之年,也应该是收获之年,相信他会在紫砂艺术领域里,在创新设计的探索中,在工艺实践中,取得新的丰硕的成果。

作品以汉代文化为背景,壶身是紫砂筋纹器一类,造型饱满,线条柔美,而提梁壶把则如古代美女衣袖拂舞,婀娜飘逸。壶盖借汉代铜镜之形设计,壶盖两条螭龙蟠在壶钮边上,令人遐想万千,而壶嘴也与其他各部位协调,作品以紫砂全手工技法成型,难度较大,浮雕装饰壶盖,壶身仅以线条语言构成,简练中显华丽多姿。

生于陶都宜兴,紫砂陶的高雅艺术熏陶着他的童年。197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初师于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小彦,后随着著名紫砂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王小龙学艺。恩师言传手教,天性聪敏灵慧,加上本身的刻苦努力,使他练就了精湛、娴熟而全面的手工制壶技艺,很快在紫砂壶艺界崭露头角。

198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深造,过硬的技艺技法与艺术理论修养相结合,使他在陶瓷美学及设计理论上有了质的飞跃。加上他自身的人格魅力,使他的才华和天赋在紫砂艺术的殿堂里自由地驰骋、畅想,胸中的人生抱负有了更广泛的施展,于上世纪90年代,就被海内外收藏家赞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

他继承着千年紫砂的文化传统,但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更善于创新,并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造型与装饰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他将壶艺造型与中国书画、雕塑精美相融,“画在壶上、壶在画中”,开创并形成了具有“诗情画意”特色的“季益顺紫砂艺术流派”。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他的作品影响着紫砂艺术界的年轻一代,为紫砂艺术全面、持续、更好的发展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季益顺 和谐 荷叶为把,半掩河蟹,花蕾含苞,莲子初露,徜徉小桥荷塘,闲暇抚琴茗茶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