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器,却还没有仔细说过。陶器是用陶土制成的器物,中国古代先民们制陶的历史,远比制瓷历史更为久远,早在新时期时代,人们就已经制造出成型的陶器了。
▲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而本文要介绍的紫砂茶器,就属于陶瓷中的"陶器"。只不过,它出现得比较晚,要到明代左右才正式兴起,成为文人雅士的茶桌上必不可少的器物。
紫砂器,为什么叫这个名呢?因为制作它的最主要原料是紫砂泥。
那为什么人们在说紫砂器的时候,往往会在前面加上"宜兴"呢?因为宜兴特产的紫砂泥,是制造紫砂壶的上好原料,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
▲各种紫砂泥料
相传,宋代文人的苏东坡被贬官后,受到宜兴好友邀请而谪居在宜兴。茶余饭后,闲来无事,爱好喝茶的苏东坡就琢磨着能不能搞点小发明。
他对当时的茶壶大小、造型都不满意,就让童仆去买来上好的天青泥,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了一把茶壶,后人称之为"东坡提梁壶"。
▲现代·东坡提梁壶
尽管现在,东坡提梁壶的实物已经找不到了,但它似乎可以说明,从北宋开始,紫砂壶就已经慢慢地进入了草创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文人的茶桌、案头。
但是,东坡先生发明"东坡提梁壶",还只能算是文人情趣的小打小闹,紫砂壶真正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龚春(供春)。
明代人吴梅鼎写过一篇《阳羡瓷壶赋》,在序言里,他介绍了这种"供春壶"的来历:"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
▲明·供春壶
在赋文中,他则用"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这样12个字,来形容当时的供春壶。可见,供春壶在当时,已经是一把完成度相当高、工艺水平相当精美的宜兴紫砂壶了。
宜兴紫砂壶款式:禅茶一味
供春正式创制紫砂壶后,各式各样的能工巧匠在此基础上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器型各异的宜兴紫砂壶。因此,明清两代的宜兴紫砂壶可谓蔚为大观,上至天子宫廷,下到百姓闾里,宜兴紫砂壶的名声无人不知。
在千姿百态的器型中,有几种款式堪称经典。它们看似笨拙质朴,却蕴含着禅茶一味的至高境界,常常成为历代紫砂匠人摹制的对象。
1
树瘿壶
树瘿壶,因形似银杏树的树瘿而得名。宜兴紫砂壶的创始人供春,他制作的那把"供春壶",就属于树瘿壶。
树瘿壶外表坑洼不平,器型质朴古拙,不像同时期的青花瓷那样精巧玲珑。但正是这种看上去的"粗糙",才最接近于禅茶一味的境界和本质。
这种追求残缺、枯寂的审美倾向,跟日本茶道多相类似。
可以说,是供春发掘出了宜兴紫砂壶的"禅味",并将它加到原本的"茶味"上,使古代中国的茶席上不但充盈着釉色精巧的瓷器,也有清和寂静的陶器与之平分秋色。
供春之后,许多制造紫砂壶的高手匠人都对树瘿壶进行过仿制。由此,宜兴紫砂壶也不再只是一件"生活器具",更是成为了"精致的工艺品",成为了禅茶之道的物质载体。
▲清·黄玉麟·树瘿壶
2
掇球壶
熟悉禅宗思想的人一定知道,禅宗最推崇的境界就是:"空"。
禅宗所说的这种"空",不是简单的空白或空洞,而是超越了实体之后,心灵所达到的一种"虚寂"的高妙境界。
当这种空寂的境界被应用到紫砂壶的设计中时,"掇球壶"就出现了。
掇球壶最早由清代制壶高手邵大亨所创,它的整体形状就好像一个球,壶面光滑纯净,没有任何装饰的纹路或釉彩。
正是这种对"留白"和"空"的追求,使掇球壶表面变得圆融通达、无所不包--虽然身处天地之间、掌心之中,却又超然物外、自成一体。
3
松段壶
在宜兴紫砂壶众多器型中,松段壶也很有特色。
顾名思义,松段壶就是"像一段松树"的紫砂壶。为了最大程度地仿真,它的壶盖是内嵌式的,壶流、壶柄也被做成了松树的形状。
整个茶壶看上去就像是一段枯木,令人很难相信是用紫砂泥塑造出来的。
▲现代·裴石民·松段壶
在清代专门记载宜兴紫砂壶的《阳羡名陶录》中,曾经记载过制壶大家陈鸣远的高超技法:"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
他制作的松段壶色彩单一,壶嘴也只有一弯,却恰得禅宗趣味,成为百年来人们追捧的名器。
▲清·陈鸣远·松段壶
4
石瓢壶
石瓢壶,是"西泠八家"陈曼生所创制的十八款"曼生壶"中的一款。它的最大特点是壶身从侧面看是梯形的,造型线条比较温柔,呈现出沉静、浑厚的造型风格。
石瓢壶的另一个特色是,它的壶底有三个支撑的角。这样的设计使壶身在稳重的同时又显得轻盈灵动,极为有特色。
搭配上平顶壶盖和桥式纽,整个壶身显得简洁古雅,美观大方。
茶味既具,禅从何出?
明清时期,中国陶瓷茶具沿着两条全然近乎相异的路径向前发展着。
一边,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茶具。青花、粉彩、颜色釉……精工巧丽的器型和美轮美奂的釉色,每一件器皿都在诉说着,古中国制瓷工人的玲珑匠心,和古代手工业技艺的巅峰水准。
▲清雍正·窑变菊瓣式扁壶
而另一边,则是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陶器茶具。树瘿壶、松段壶、石瓢壶……形态各异的壶式,无一不体现出高远空寂的禅宗境界,正所谓"虚实相生,方圆相济,近于大道"。
▲清·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所以,总的来说,精工巧丽的景德镇陶瓷和拙朴古雅的宜兴紫砂器,就像是李太白的古风诗飘逸俊秀,杜工部的格律诗沉郁顿挫,二者并无孰优孰劣。它们就好像一对双子明星,互相衬映,共同闪耀在中国古代茶文化这片广袤的夜空中。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