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表明,从北宋年间开始,紫砂便与茶结缘。紫砂壶从此成为茶客的手边爱物,在经历了明的极具匠心、清的文人意趣后,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
最好的紫砂在宜兴,宜兴之最又在丁蜀。走遍丁蜀镇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闻到紫砂泥的气息,看到紫砂壶的“身影”。进了沿街的铺面,必有一方茶台,主人先邀你坐下品茶,再请你欣赏那满架的紫砂壶。
圆壶、方壶、筋纹器、花器……多数延续的仍是古人的传统。壶是宜兴的根,是制壶人的命脉,这条命脉传承了千年,到了今天,却需要再造辉煌。
然而,前人是高山,高山仰止。时大彬、杨彭年、邵大亨、顾景舟……一代大师开启一代紫砂之精神、并攀登一代紫砂之高峰。那么,当代的紫砂精神在哪里?如何去寻觅和研读当今紫砂的新高峰?
器物有灵
我们沿着丁蜀镇的街巷寻访,至一座名为“紫砂村”的村落。紫砂村原名上袁村,因为制陶历史悠久,加之出现过十多位历史留名的紫砂大师,上世纪90年代,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提议下,改名“紫砂村”,从此上袁村就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命名的村子。
宜兴邵氏世代制壶,最著名的大师当属清道光、咸丰年间的邵大亨。邵大亨制壶以古朴见长,在当时就被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手艺传至邵顺生这里,已是第六代。
进得家门,邵顺生正在工作室里专心制壶。多年来,他谨守每日制壶的规仪,坚持每把壶都由自己亲手塑造、煅烧完成。坊间有故事说:一日,邵顺生在外地一个紫砂壶展览会上认识了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谁知那人说:“邵老师,其实我多次去你的工作室,但每次都见你埋首专心制壶,不忍打扰,所以相见不相识。”
当一道制壶工序完成,邵顺生手托半成品,边欣赏、边讲解一番后,他起身从泥墩边移位到茶桌前,用潇洒的动作为我们泡起茶来。一壶岩茶,沧桑有岩韵,却又深厚旷达。丁蜀一路走来,几乎家家都喝红茶,唯独在邵顺生这里,换了滋味。
一杯茶入喉,邵顺生跟我们谈起了壶:“我爱制方壶,最开始跟我的经历有关。都知道方壶难制,难就难在严丝合缝,而我曾经做过木匠,对线条、平面和角度的精准把握就有了优势。到后面,我制壶有了更多的感悟,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我的方壶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纯粹的方,而追求刚中带柔、方中带圆。”
说罢取出一把壶给我们欣赏。这把壶名为“一脉相通”,壶身总体为方,边角却是优美的弧线,看在眼里有品性气节,拿在手里却觉得圆融妥帖,跟他爱喝的岩茶倒有几分相似的属性。
“我的内心是清高的。紫砂壶对我而言,不单是手艺,更是一种创作艺术。一把壶的风格,体现的是制壶人的品德、艺德。”
他将紫砂壶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去研究,去热爱,时刻也离不开。譬如去旅行,到某地见到某物,想的还是能加以创作用之于壶。因而,他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创作出了一把把新颖独特的“邵氏壶”。如今,他所设计的各类壶型已多次获得国家专利,而墙上镜框内展示的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大红印章、局长田力普亲笔签发的《一脉相通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就是其中一例。
说着,他拇指轻摁壶盖一侧的圆形气孔,开开合合,茶水断断续续。“传统紫砂壶在设计时总会将气孔设置在壶盖中间的位置。但我偏反其道而行之,将气孔置于一侧,具体位置则根据人体工程学和力学原理,力求达到‘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的效果——用食指、中指固定壶把,拇指自然地就能按在气孔上,就可以很平稳地拿起壶倒茶,并且得心应手,随意调动角度,随时控制出水。”
于是,茶壶在手指间被轻巧把玩,茶水的断断续续,成为趣味。邵顺生的理解是,用紫砂壶品茶,不仅要有味,还得要有趣。“一脉相通,一摁不通。”邵顺生打趣。
然而这一点巧思,却费了他不少功夫。“此壶的原理是通过气流的控制来达到控水的效果,但是壶要不漏气才不漏水,作为一把方壶,这对口盖的精度、平整度的要求就非常高了。”邵顺生解释道。壶盖与壶身丝丝合扣,这不仅要求制壶师要有高超的技艺与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合适的气候与环境,“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要找这“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反复地烧制、失败、再烧制,直至成功。这样来来回回十多次,只要出炉的壶有一点点不精美,就会被邵顺生毫不留情地打碎、重来。
器物有灵,它是造物的精华,亦是人性的结晶。邵顺生对于工艺的精致要求,最终以“一脉相通”为回报。当代紫砂大师的精神凝结于此,一脉通,则乾坤通。
邵顺生大师精心制壶
文人精神
然而,这把“一脉相通”壶,其精妙之处还不单单在于壶形的设计与气孔的巧思。
细看之下,小小两方壶面,竟大有乾坤:其一面,为西泠印社现任社长、著名国学大师97岁饶宗颐先生所题“茶道养心”四字;其另一面,则是西泠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水墨写意人物画家、72岁的吴山明先生绘制的“品茗图”;壶底钤印,则为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国当代著名篆刻书法家、88岁的刘江先生的一方“丹青紫砂宜于兴”的闲章。
我们不得不惊叹:了不得,小小一把壶,竟有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三位大师参与,可见这些大师对此壶的青睐之情,此壶一出,可谓当代文人壶之高峰了!
正因为此,本壶的统筹策划与出品人、《西泠名家系列》摄制组总策划、总编导黄明先生与壶艺大师邵顺生商量,将它定名为“一脉相通”之《茶道养心壶》。
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精心刻章
文人爱壶,自古有之。曾有徐文长为了寻觅一把紫砂壶,专门从绍兴跑到宜兴,还写下了“青箬旧对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的诗句。也有明代的赵宦先、董其昌、项元汴等,干脆在宜兴住下,寻找他们合意的紫砂艺匠,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定制紫砂壶。
而到了清朝的陈曼生,则开始在泥胚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紫砂壶真正开始了与文人的合作。文人参与制壶,以笔墨与陶土深刻对话,从此“壶以字贵、字随壶传”,一时间蔚然成风,“曼生十八式”成为文人壶的精典。
为何中国的文人会独钟宜兴紫砂壶?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道:“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
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与文人的心性何其相似。吴山明说:“茶道虽然不是多么神圣的事,但总是清高的。”而清高的文人心性,是受不住镶金错银,更扛不动青铜重器的,一把温润的紫砂壶,倒是刚刚好能栓得住心。
于是,紫砂工艺,在有了文人的参与之后,便显出不一样的价值。一如这“一脉相通”,若是没有了字画钤印,它依旧是不失为一把好壶,但文人的参与却能给它更长远更深刻的生命。
著名国画大师吴山明精心绘画
饶宗颐先生是当代屈指可数的国学大师,早年曾有国际媒体评论:“如果没有饶宗颐,香港就是一个文化沙漠”。由此可见他在海内外享有的崇高声誉和地位。“饶老先生为邵顺生‘一脉相通壶’题写的‘茶道养心’四字,平淡清雅,却将壶和茶文化包含在内——喝茶能静心,对健康有益,他要告诉人们,物质追求并不是唯一的生活目的。饶先生题这四字,表明他理解紫砂,理解紫砂文化, 而大画家吴山明的‘品茗图’则与这四字相得益彰,画中人物神态尽现。从泥料选择、造型设计、工艺水平和高品位的书画印装饰的角度来说,这把壶已经达到了当代紫砂壶的超一流水平。”这是中国紫砂行业协会秘书长、宜兴紫砂文化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时顺华在欣赏与点评“一脉相通”之《茶道养心壶》时的真情流露。
“其实在壶上作画很难,泥胚容易弄破,而且面积小,还不能修改。当时我拿到这把壶,很喜爱,而且壶面平整,适宜创作。可真到了作画的时候,我却战战兢兢,生怕一笔下去毁了这把壶。”回想起这壶面上“品茗图”的创作,著名人物画家吴山明也不觉得轻松,“古人在壶上作画以游戏成分居多,因此历史上的壶面绘画一般都比较简单。如今,我希望壶上绘画能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不要程式化,而要打破常规,让其更有意义,艺术价值更高,更具文化色彩。我认为,这也体现了我们画家对制壶者的尊重。
今天,我们看到“一脉相通”之《茶道养心壶》上的“品茗图”跟传统紫砂壶面绘画不太一样,画面更复杂,更有深意。画中人物,着唐服,在山野竹林间闲坐品茗,自在逍遥。而这,亦是吴山明内心深处对传统文人精神的向往。
“这是壶艺师、书法家、画家和篆刻家的合作,实在难得”,时顺华感叹,“如果说传统是紫砂壶的根,创新是紫砂壶的生命,那文化就是紫砂壶的灵魂。在我看来,这把壶融入了高品位文化与思想,创造了当代文人壶的新高度。”
据黄明先生介绍,此壶从策划、实施到烧制完成,历时一年多时间。其间还得到了香港媒体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等相关单位和朋友的通力相助,“可以说,这把壶体现了当代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的相通,是制壶大师的高超技艺与紫砂泥的自然属性的相通,是工艺技术与文化思想的相通,更是当代艺术家追求创新、追求精美的精神境界的相通,是两岸四地及旅居于全球的华人与中华文化永远不能、也永远不会割断地血脉的相通。”这是笔者在采访黄明先生时,他带着激动、带着成就感的一段感言。
一代有一代之精神,
一代有一代之高峰。
中国紫砂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陶瓷博物馆原馆长时顺华高度评价
应该说“一脉相通”之《茶道养心壶》从诞生之时起,就当之无愧地展现了紫砂精神的崇高境界,树立了当代紫砂壶艺与书画篆刻艺术联袂的典范,并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代紫砂高峰上的绚丽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