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从周桂珍作品看提梁壶造型艺术

  • 日期:2013-11-25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读当代紫砂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女士的提梁壶,可以体会一种从工艺中孕育的生命力量,领会紫砂提梁壶的气势与神韵。

提梁壶,是紫砂艺术领域中一类非常独特的造型类别。横把壶要求水平横向的一种造型平衡,而提梁壶往往表达一种指向纵向的空间要求,提梁架构出的虚空间与壶体的实体之间要求一种和谐与相生的共生关系,而同时壶嘴在水平指向上却要与提梁以及壶体凝成一体,提梁壶当然也有金属或则其它形式的活动提梁,而在紫砂艺术领域,由壶肩而生,用工艺方法与壶体联成一体的提梁,有人也称之为硬提梁,这一种提梁壶,是非常考究工艺功力以及造型眼力的。

周桂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紫砂提梁壶的工艺制作过程:做好壶的坯体后,按照造型的要求用软泥搓制相适合粗细的泥条,将泥条弯曲成心中想要的弧度或则曲线,待其晾至一定的干湿度,切削后用脂泥粘接在壶体上,(脂泥就是用于粘接的泥浆),然后用软泥塑造粘接处,让提梁的根能够在壶体上生牢,能够在壶体上方塑造出和谐好看的虚空间。而装上提梁后的壶体还要拿在手中塑造壶嘴,做壶口等工艺时,就很费劲,紫砂艺人往往说比较难做,不小心提梁就会变形,而没有造型的修养眼力,又做不出提梁壶的气势与格局。要将紫砂泥的绕指柔化作提梁的力量,不偏不倚,如同长在壶体上,与壶体同以气韵,没有工艺上的驾轻就熟和一气呵成,没有成竹在胸的气度,是难以塑造一件成功的提梁壶的。

读当代紫砂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女士的提梁壶,可以体会一种从工艺中孕育的生命力量,领会紫砂提梁壶的气势与神韵。

周桂珍 曼生提梁壶

曼生提梁壶是紫砂的历史经典名作,由清代金石书画名家陈鸿寿陈曼生首创形式,今天的香港艺术馆藏有一件曼生提梁壶,壶壁有隶书铭文: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壬申之秋,阿曼陀室铭提梁壶。这件提梁壶的作者是杨彭年,段泥制作,形式十分简洁,题铭十分贴切,因为以壶的造型看,既可供水也可供酒,饮者同样可学仙可学佛,人生的洒脱在提梁壶的简洁形式中表达,同时又在段泥的温雅色泽中透漏出浓浓的儒雅书卷气息。同时曼生提梁在紫砂提梁壶中,又有无可匹敌的地位,后世提梁壶几乎无有超越者。

周桂珍女士临习这件提梁壶是在80年代初,临习中,得到她的师父顾景舟大师的悉心指教,师徒两人为这件名作的仿古复制付出了很多心血。曼生提梁壶看似极简,却正因为它的极简而有着不一般的难度,首先是壶体的体量,要求上部略收底部略大,有稳重之感却不能笨重,而提梁的曲度也要构成类似的空间,虚空间与壶体的实体空间保持一种虚实相生而又异曲同工的一致感觉;同时,提梁的弧度以及空间,也要体现出力学上合理的提拿功能,而提梁与壶的粘接处,自然而然地过渡为壶口部的微突的弧面。壶嘴出势直接有力,又有含蓄的收势,整体壶的各个微小转折要圆润自然却不能失之丰腴,要有骨有肉,亭匀端庄。总之,曼生提梁壶,力求体现一种简洁中见功力,文雅中见气势的风度。

周桂珍女士的曼生提梁壶渐渐做出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做出了自己的风格。曼生壶最为适宜书画装饰,周桂珍女士与冯其庸先生 范曾先生等当代书画家多次合作过曼生提梁壶,已经为当代文人壶之典范,博得时人激赏。在2001年天津人美出版的《周桂珍紫砂精品集》中,她将曼生提梁壶归入“传承篇”之中,认为“顾景舟的出现,将紫砂的工艺美推向了精致,他从前人那里继承了光素器纯正的一脉,又通过一只只经典的壶形手把手的传授”才将她自己的紫砂艺术带到了新的境界。文脉的跳动,在这样的感悟和朴素的工艺传承中重新启动。所谓传统艺术的生命,正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获得新生。

周桂珍 韵竹提梁壶

通过仿古制作,周桂珍女士对于紫砂造型上 、工艺上的神韵以及它们之间的共生协调关系,有了非常深入的认识。她开始运用自己的这一份认识来创作新的造型。而采用的创作方法,正是她最擅长的手工艺技艺的灵活运用,正如她所说的:“由于全手工成型是我最常用,最得心应手的手法,在创作中,我往往喜欢用全手工的成型制作方法来塑造新的造型,在不断的比较和双手的直接感受下制作我心目中的紫砂壶”。韵竹提梁壶就是她运用这种大而化之的创作方法所创造的新造型。

竹之韵,在于有鲜明之节奏,在于有弯曲之韧劲,在于有叶片之清俊,总之,中国文化中颇具代表意义的竹,要处处透现出一种力量感,透现出韵律感。

韵竹提梁壶仍然是传统圆器的拍打成型方法,但是处处用扁圆为基本形,这样才能体现竹的灵秀,提梁也是扁圆的,到肩部分出两枝,有主次有节奏。壶嘴处理为与壶体曲线类似的上翘的一段竹节,显得有力量有呼应。提梁,仿佛一根充满弹性的竹枝被弯曲成壶的提梁,张力强劲,而空间感充足。

她自己描述创作这件作品时的感受:“壶身扁圆鼓腹,拍打形成很圆满地样子,用一根竹节做壶嘴,让它显得有劲充满力量;提梁处理为扁圆的竹根,强化出壶体的气度,贴几张竹叶,要显得干净清秀,有竹的含义。为了提拿方便,提梁上的竹节竹沟布局要有意识地错落,这样拿的时候就觉得舒服光润。”。语言很朴素,但是讲出了许多道理。其一从工艺制作的角度出发来再创造,从工艺中自然地发挥出创作的灵感,运用提梁的形式展现竹之神韵与力量,其二在创作中考虑到用这件提梁壶时的感受,使用功能本身也是作品生命的重要部分,茶壶的艺术魅力在使用中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人们。创造的生命力难道不正是蕴藏这样简单的道理中吗? 

周桂珍 玉匏提梁壶

玉匏提梁壶在韵竹提梁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感发。周桂珍女士从传统工艺中生发的创作进一步进入化境。这把玉匏提梁壶的造型取自大自然的葫芦,但是却不是写生的手法用于提梁壶的创作。仍然是拍打成型的方法,但是壶体的饱满丰硕却源于工艺上的功力;提梁取三叉形藤蔓,是泥条的自然弯曲粘接,工艺处理与壶身很一致;壶盖取葫芦顶部形式,盖子上也是一截蒂蔓作为壶的;壶嘴微弯,如一截短藤。处处是葫芦,但是处处不见葫芦,作者处处有心塑造匏的形象,又似乎处处无意刻意摹真,似真非真之间,紫砂壶的匏型提梁壶被创造出来。在历史上也有这种三叉提梁壶,有这种葫芦型的提梁壶,但是往往过于求真,而这件玉匏提梁壶却出自工艺之天然,被冯其庸先生称为“形神兼似”,有“意外之意”“味外之味”。同时工艺制作之严谨也化入造型的自然中,体现出简净的气格。

冯先生总结周桂珍女士的紫砂艺术,用“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八个字,周巍峙先生题写为“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后素感言:

紫砂提梁壶在历史作品中,很少见到气势开张,同时又能工艺精到的作品,往往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曼生提梁的儒雅书卷气息,旭茂提梁的浑厚大度,在紫砂领域,是提梁壶造型中的翘楚。周桂珍大师从艺几十年,期间创作多件提梁壶,有与丈夫高海庚合作之北瓜提梁,扁竹提梁壶等,也有上述从仿古到创作的这些提梁壶,有女性之温和却无纤弱,气度豁达,工艺精到。用岁月练就的炉火纯青的技艺,寻找双手的感觉,描绘塑造心目中的紫砂壶,让工艺升华出自己的生命之力,来达到自我的实现。学习古人的同时如何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周桂珍大师和她的一系列提梁壶,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 

周桂珍 扁竹提梁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