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志坚
青瓷作为我国传统名瓷,由于其内在丰富的本质特性,应当在传承的同时,求创新,才能有更新的发展。宜兴青瓷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更离不开创新。
一、传承是宜兴青瓷历史延续的根本
宜兴青瓷,历史悠久,它始于商周,盛于两晋,直至唐五代后,衰落中断。 断代千年后的宜兴青瓷恢复于1961年。原料选用以宜兴茗岭、袱东瓷土和苏州高岭土为主,辅以江西、山西、湖南和福建矿土,砖砌倒焰窑炉,利用当地山林松柴为燃料,二次烧成,釉色较传统青瓷略青绿,色泽偏黄,注浆成型,生产小件日用品和工艺小品。后经宜兴瓷厂(后更名为宜兴青瓷厂)30年的奋斗,30年的传承发展,青中泛蓝的宜兴青瓷一举成为宜兴陶瓷产区的精华,被誉为宜兴陶都的"五朵金花"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赢得了"东方蓝宝石,精美碧玉器"美称,产品在全国评比中屡获大奖,列国家传统工艺保护产品,被外交部、文化部定为国家定点礼品生产企业。
曾设计制作了朝鲜金日成主席六十大寿国礼,口径分别为80公分和60公分两个品种纹饰木莲花青瓷大花盆和中日青年友好联欢的1360件青瓷纹片瓶。1986年,28件(套)青瓷精品人选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其时郑可、王若舟、韩美林、苏天赐、王则坚等众多国内专家、教授、艺海名流,云集宜兴创作和讲座,尹瘦石先生借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赞美青瓷的诗句,挥毫留下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墨宝,韩美林大师以"阳羡青瓷驾越州"赞美宜兴青瓷。
二、创新是宜兴青瓷发展的灵魂
2006年,全国第八届陶瓷作品展评在宜兴举行,中国陶协理事长杨自鹏和清华大学教授张守智就恢复宜兴青瓷与我交换意见。宜兴青瓷因多种原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步人困境,1998年宜兴青瓷厂宣告破产,千名青瓷人遣散,宜兴青瓷又一次中断。之前,宜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恢复青瓷,各级政府及陶瓷协会希望搞好青瓷的传承,这些,坚定了我们恢复青瓷的信心。
2007年初,我们着手准备青瓷的复产。首先,从社会上回收了部分前青瓷有再生产价值的代表作品,其中有高价收购的,但大部分是热爱青瓷收藏、关心恢复青瓷生产的陶瓷人的奉献,然后复制模具。一批有志恢复青瓷的技艺人才和熟练技工,纷纷前来参与青瓷的复产,序幕就此拉开。经过前后几十窑的批瑰试验,在当年7月份就投人了批量生产。经一年多时间的奋斗,宜兴青瓷这朵绚丽夺目的宜兴陶瓷之花终于又精美地绽放,件件产品胎白釉翠,青中泛蓝,凸现了宜兴青瓷的特色。在产区新品展览中一经亮相引起了轰动。复产仅一年的青瓷达到或超过了宜兴前青瓷最辉煌的成果。恢复青瓷生产的成功,这是一种传承,但我们从各道工艺、环节全方位注人了创新的理念,提高了品位,业内人士戏称宜兴出了"新青瓷"。
三、理念创新是宜兴*瓷发展的先导
传统和现代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传统跟着时代走,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创新理念就是对青瓷复产的各种因素作出科学的分析,坚定对弘扬青瓷文化再创青瓷辉煌的信心。
一是明确青瓷在宜兴陶瓷的历史中的地位。从宜兴挖掘出土的众多古窑中的青瓷器说明祖先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留给后人宝贵的物质遗产,前人能做到的,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拯救恢复青瓷,承载历史,传承文化,再创青瓷辉煌是宜兴陶瓷人的历史责任;
二是满足经济社会的利益。恢复青瓷生产,投人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合格率低,经济风险大。
17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30余年的青瓷生产 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卓有经验 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大有人在,他们同样怀有恢 复青瓷生产的迫切心情。金帆公司既有一定的经济 实力,又有寻求发展新空间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 我们恢复和发展青瓷特有的有利条件。 三是随着改革开放深人,科技文化的进步和人 们生活物质的提高确定,青瓷复产的品位,既要保 留传统历史精华,又要不断适应当今快节奏生活模 式的追求,重在创作新品,富有时代特点。
四、技艺创新是*瓷发展的源泉 宜兴青瓷以其柔和精巧的造型,清莹碧玉的釉 色和古色古香的装饰而驰名中外,这就要求复产的 青瓷不仅是原有的特色复制,而是求变求新,走出 一条新的技艺之路。
在成型上,挡坯成型是宜兴的一绝,无论缸、盆、罐、壶,无一不是以挡坯成型为主,公成型手法我们恰到好处地应用到青瓷生产中,在青瓷史记载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它和拉坯成型完全可以媲美,丰富了青瓷注浆和刀压等成型模式。拉坯是龙泉青瓷的传统成型特色,过去四十多年宜兴青瓷没有采用过,这次引进拉坯技艺,对于宜兴青瓷来说也是一种技艺的创新,使青瓷工艺传统化、纯手工、精制作,更体现了青瓷的艺术价值。
在装饰上,我们一方面在刻划、浮雕、堆花、窑变、飞红、纹片等传统手法上注重细节操作的改进,使其有新的艺术效果,如"窑变",通过技法细节的变化,不仅保持了似夕照晚霞,色泽变幻无穷的特色,而且变得更加自然,更加诗情画意。一方面力求创新,成功开发了刻胎填色、刻釉复釉和复釉彩绘等新工艺,达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精湛效果,尤其是复釉手工彩绘,是装饰手段上的首创,在技法上作了诸多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动与静、刚与柔的变化,拙与逸、浓与淡、轻与重的对比,繁与简、疏与密的不同和远与近、虚与实独特互置的艺术表现,使人们爱不释手。
五、全员创新是宜兴,瓷发展的保证 在青瓷创新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创新既 要靠优秀精英人才,更要靠各工序青瓷传人的全员 创新,这样才能保证青瓷的持续发展。 在青瓷的复产中,一方面聚集青瓷原来散落的 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加快原有青瓷造型 工艺和装饰工艺的恢复和研制;另一方面,引进工 艺美术、陶瓷工艺等方面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从事陶瓷工艺、工艺美术的研制和创新。一年来,新老科 技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创作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其中有传统造型,高度达31英寸的葫芦瓶,25英寸仿青铜器青瓷鼎,特大青瓷爵杯和长度超过35英寸的仿象牙青瓷"中华龙";有设计新的器血造型、选用古甲骨文作装饰的陶艺和瓦当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作品飞有突出时代文化的精华,求新求变的28英寸青瓷"律动"和青瓷"柠"等珍品。件件精品,争奇斗艳,书写了现代宜兴青瓷新篇章。
通过近两年来宜兴青瓷的成功实践,我们立足于传承,同时在传承中以创新这灵魂贯穿始终,理念上创新、技艺上创新、全员性创新,颇有收获。
文化的演进结构是动态的,青瓷文化亦在动态中随之渐进。当今的青瓷,无论是宜兴还是龙泉,在面临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新文化的兴起,机遇和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做好传承创新。在传承上,如何真正凸现薄胎厚釉传统特色,尚需继续科研实践。
在创新上,制品达到1米高度,窑炉和烧成工艺要改革创新,这些,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宜兴青瓷适逢盛世,大有希望,只要坚持现代陶艺创作方向,致力探索、开拓、创新,坚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创作宗旨,坚持当代艺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坚信,振兴和开创宜兴青瓷艺术新局面一定会到来。
(作者系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宜兴金帆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宜兴碧玉青瓷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