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紫砂百科 | 何为石瓢?何为好石瓢?

  • 日期:2021-06-21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石瓢,经典的传统紫砂器型,素有“跌不破的形”之美誉,相信也是诸多壶友入门时接触的壶型,石瓢壶从何而来?如今的器型又经历过哪些变化?

石瓢

经典的传统紫砂器型

素有“跌不破的形”之美誉

相信也是诸多壶友入门时接触的壶型

石瓢壶从何而来?

如今的器型又经历过哪些变化?

如何选择一把好石瓢?

今天,小编将为你一一解答。

  壹、石瓢从何而来?  

“石瓢”早期称为“石铫”,其意取自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而其型式的雏形,则诞生于陈曼生时期。传闻陈曼生为官之余,常微服淘古物于市,有幸得一石制器皿,依型绘壶,加盖、流,数易稿,终成壶式,并称其为“瓢”壶。

徐聪《全手曼生石瓢(沈龙娣铭)》

那么,“瓢”壶如今为什么被叫作“石瓢”呢?

如今紫砂界,有几种主流说法。

■  一说是顾景舟取《红楼梦》中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典故而改称;

■  另一说则是顾景舟因陈曼生、朱石梅,在其“瓢”壶上书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和“梅花一瓢,东阁招邀”而易名;

■ 第三种说法则从曼生壶式“石铫”而来,紫砂制铫,经高温烧结,虽薄却坚如石,曼生为强调其紫砂铫“虽薄却坚如石”,故而将紫砂铫易名为“石铫”。后人以此类推,“瓢”壶也就被称作“石瓢”了。

鲍利安《全手石瓢(陆越子画·范建军刻)》

  贰、石瓢的发展历史  

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总的来说,石瓢壶呈“金字塔”式,其比例符合“黄金分割率”的要求。在不同名家手中,石瓢壶则表现出不同的神韵。

石瓢之雏形:曼生石瓢

杨彭年制,陈曼生铭。

壶身刻行书:“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公作瓢壶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发展与衍变

后人在“曼生石瓢”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良,遂有“石梅石瓢”、“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及高、矮、扁、筋纹、开片各式。

其中,“曼生石瓢”、“石梅石瓢”、“子冶石瓢”,均为杨彭年制器。

杨制“曼生石瓢”,弧曲面,饱满而丰润;杨制“石梅石瓢”,浮盖,鼓突而劲健;杨制“子冶石瓢”,直坡面,刚烈而古拙。

曼生石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石梅石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子冶石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至近代,顾景舟制作、吴湖帆与江寒汀书画的合作壶,可谓当代石瓢壶的扛鼎之作,曾创出紫砂史上的神话:拍卖价折合人民币为1000多万元。

“景舟石瓢”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其壶扁圆,上窄下宽,富稳重感。壶盖亦扁圆,压低拱形桥钮,待势而发。

景舟石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顾景舟之弟子徐汉棠,其石瓢壶入古化新,世称“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继承了顾景舟大师石瓢壶刚劲、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且更加强调每个点上都有力度,犹如弯曲的钢丝或弯弓之状。在此基础上,又加了几分浑厚,添了几分丰满,使之有骨有肉,温润可爱。

汉棠石瓢

除此之外,石瓢壶还有矮石瓢、中石瓢、高石瓢之分,神韵各有不同。

陆小强《全手矮石瓢》

徐达明《中石瓢》

吴永明 《高石瓢》

在装饰上,除了传统的陶刻装饰,如今更有开片、铺砂、筋纹、抽角等诸多装饰手法。

沈建强《石瓢》

吕尧臣《金丝石瓢》

  叁、何为好石瓢?  

徐汉棠曾谈及精品“石瓢”壶的特点,他认为应“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韧有劲,敦实调和”,显示出“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具体来说,一把好石瓢,要做到以下几点:

从壶体看,须刚中寓柔

两条抛物线结合,构成“石瓢”壶体:一条从口到身与底的转折处,一条从底中心到底与身的转折处。两条抛物线要运用得当,结合恰当,感觉刚中有柔。

从壶盖看,须和顺有劲

壶盖粗看平展,细看中高周低,中点和边沿的高度应有1毫米差距。盖板线要圆整有颈、丰润挺秀、厚薄适度,下边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交接和顺。

从壶钮看,须缓转匀称

盖上的钮为拱桥形,高矮、跨度要符合比例,变化丰富。桥中央狭小,慢慢向两面坡状下延至盖面,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三分之二椭圆形,交接若明若暗。拱洞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盖面结合缓转匀称,与桥体形成呼应。桥的两坡对称。

从壶流看,须比例恰当

壶流为直筒暗接,续出自然。长短、粗细恰当,不可相差丝毫。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直形以下渐粗并漫延入壶身,似从壶身生出。流的角度要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内径是出水口颇小,越往里越大,出水劲冲,不涎水。

从壶把看,须自然流畅

壶把与壶流对称,壶把内外都是和顺流畅的三角形线条,把与壶身续出自然。把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使用舒适。

从壶底看,须匀称统一

壶底部围棋足与底面结合清晰利落,布局呈等边三角形,间距匀称,轴线不偏,整体统一。

从石瓢壶的诞生到其发展演变,它们以自己独特的神韵美感,和而不同地在紫砂历史长河中绽放光芒。

看完本篇文章,你是不是对石瓢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欢迎在评论里和我们互动留言!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