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简介

  • 日期:2011-11-12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吕尧臣最早师承名师吴云根。吴云根作品风格形成自己的壶艺风格,有着罐远影响。而此阶段吕尧臣最显著的成绩是得到吴云根紫砂竹器的彝传,其作品既传神地表现了竹器的精神风骨,叉不失紫砂的肌理效果,“吕竹”之名.传闻一时。

  吕尧臣,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高塍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数十年来潜心紫砂壶艺,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其开宗立派的“吕氏绞泥”技法,改变了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其艺术“包前孕后”,中西合璧,树一代楷模,开百年新风,是传统紫砂艺术在20世纪突起的又一奇峰。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为“世界名人协会”终生会员。
    吕尧臣说,“齐白石80岁还在变法,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艺术没有顶,在我的紫砂生涯中,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1958年,与其他300多名青年徒工一起跨进丁蜀镇紫砂工艺厂的吕尧臣,当时并不出类拔萃,但他从这个劳动机会中,开始认识到一门技艺对于一个人的立世存身是多么的重要。吕尧臣们进厂正逢其时,紫砂工艺厂旨在继承传统工艺,扭转“后继无人”的萧条局面,而老艺人们破除了数百年来技术保守思想,打破了传统的作坊中封闭式的培训模式,采用新的传授方法积极带徒授艺,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徒们。学徒们不仅具备了名师授艺的良好外部条件,还经常得以评比、讲课、参观的机会这使得原本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一定艺术素养的艺徒迅速成长,涌现出了一批成绩突出、日后佳作迭出的优秀人才。吕尧臣正是在这种大氛围下,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特别是将自己对人生的种种体悟融入壶艺,先后创作出二百余款壶式。

    吕尧臣最早师承名师吴云根。吴云根作品风格形成自己的壶艺风格,有着罐远影响。而此阶段吕尧臣最显著的成绩是得到吴云根紫砂竹器的彝传,其作品既传神地表现了竹器的精神风骨,叉不失紫砂的肌理效果,“吕竹”之名.传闻一时。

    不过,吕尧臣并没有以此为满足,对艺术追求使他毫无门户之见。因此他后来又得到了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开扩了他对紫砂工艺的视域.促进了他的紫砂技艺较快地走上成熟的道路。在向名家学习的同时,吕尧臣还广泛地涉猎古代陶瓷、青铜、玉器、漆器及家具工艺的造型,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先后创作出了“小仿鼓壶”、“提花壶”、“吕氏矩式集器”等一批精品。转益多师,熔铸一炉,使得吕尧臣在紫砂方器、圆器、塑器、筋纹器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成熟技艺。

    现在回头来重新审视吕尧臣的紫砂生涯,是二个字在起关键的作用:“创新” 。

    对壶艺家来说,用什么样的泥,显然是做好一把壶的第一要素。历代紫砂壶艺大家,往往通过不同泥料的色泽及粗、细、软、硬,采用渗合、调砂、铺砂等工艺手段,使紫砂壶产生诸如光与糙、粗与细、纯与杂、明与暗、质朴与艳丽等对比效果,如红泥的细腻柔滑觉如少女的肌肤,紫泥的黯然栗色如古金铁。一代壶艺大师时大彬对泥料非常讲究。其所采用的紫砂科,精选纯净,加工细致.所制茗壶.不管是僧帽壶、菱花壶、书扁壶,还是瓜棱壶,其泥质都呈现出温润朴稚的美感。

    激发吕尧臣尝试绞泥的,是1970年出差到北京。机场大厅作装饰的水曲柳板上,天然的木纹似画非画,有着非凡的艺术想像空间。由此他想到,紫砂矿土被称为“五色土”,紫砂壶上可不可以实现这样流畅自然的纹理呢?回到宜兴,吕尧臣开始实验,但是不同颜色的泥料,烧成速度和收缩率不同,容易导致砂壶产生裂痕,色彩越丰富,难度越大。吕尧臣在泥料调配、烧制火候上下了苦功夫,经历了几十次的失败逐步解决了开裂问题。但对艺术家来说,技术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表现意境,绞出的图案、颜色、对比是否和谐有韵味。经过10年探索,吕尧臣的绞泥技艺达到了心到手到、挥洒自如的境界,他的紫砂壶透露出浓浓的诗情画意,玉屏移山壶尽展桂林山水的柔美,天际壶一派大江东去的豪迈,华径壶上用绞泥制作的雨花石足以乱真,“骗”过了无数观众……吕尧臣对紫砂绞泥艺术所作出的全面而系统的独创性贡献,在当今紫砂艺坛上可以说是无与伦比。他在这一阶段创作的“碧波茶具”、“御玺茶具等,充分体现了他对紫砂泥料所特有的肌理、质感、高洁的造型和对不同泥色变化的特点熟练把握与控制,为其赢得了“紫砂魔术师”的美誉。

    紫砂作为一种实用和艺术兼能的器型,讲究造型美是它发展中的必然法则之一。吕尧臣注重提高艺术修养,广泛涉猎古代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造型,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壶艺创作之中,使得紫砂壶艺从传统“文人壶”上升到哲思境界,最终形成了质地温润古雅、造型端秀敦朴、气韵圆畅生动、神态丰润深远的“吕派风范”。

     当我们请吕尧臣大师总结他40年紫砂生涯中的最关键的三个词时,他把“造型” 放在了“创新” 之后。可见“造型” 对于他的重要性。

    紫砂作为一种实用和艺术兼能的器型,讲究造型美是它发展中的必然法则之一。吕尧臣的紫砂作品构思巧妙,造型严谨,注意整体艺术效果,追求典雅的意趣,在同辈作者中他是独具风格的。由于他比较地把握了紫砂工艺的艺术特征,成其是高级紫砂产品,既不同于现代工业生产的日用陶瓷以功能为主,也不同于陈设陶瓷完全是为了观赏,紫砂陶器兼有二者的特点,但在审美要求方面则更为突出。所以他在紫砂造型设计时,特别注重形式美感,同时还赋予作品以情趣,给人欣赏和玩味的余地,从而使他的创新设计获得了成功。他的代表作品竹炉茶具,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构思的。宋人杜小山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意境,姐妹工艺造型结构的启示,形式美的法则运用,熟练而坚实的造型基本功,都是使他成功地完成这件产品的因素。竹炉茶具在几次展览会上都博得了好评,并获得一九八二年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二等奖。

    竹圈酒具也是吕尧臣作品中比较有特点的设计。酒壶的壶体是以一圈竹段围成,中心部分留有空间,形成虚实对比的关系。壶咀小巧生动。造型整体突破了一般紫砂的格式,但是仍然不失紫砂工艺的颜味,这却是难能可贵的。竹圈酒具的设计,特别注意了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为工艺制作提供了方便条件。竹圈酒具在上海锦江饭店使用,受到了普遍的好评,自投产以来,定货连续不断,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六件矩式集器的设计制作,显示了吕尧臣处理多种造型的能力。这套集器是由冰提壶、玉玺壶、银钺壶、卧犀壶、六泉壶、玉带壶等六件紫砂小型茶具组成的。各件造型的特点突出,形体变化有着显著的差别,选取不同颜色的泥料,利用多种造型和装饰手法处理,每件产品的风格鲜明,多姿多彩,毫无雷同或重复之感,每一件都令人感到意味隽永,爱不释手。这组集器在香港举办的中国陶瓷展销会上,博得中外人士的称赞,为香港的收藏家视为珍品而收购。

    吕尧臣说,艺海无涯,学无止境,中国的紫砂工艺有优秀的传统,继承和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还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学习传统,不然创新的作品就会“变味”。要研究紫砂造型的特殊规律,创新不能丢掉紫砂的风格,不然把紫砂弄成现代的瓷器或铁炻器那样,就失掉了紫砂的风格特点,丧失了紫砂应有的艺术价值。(宜兴广播电视台  吴建平)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