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品保证
  • 原人原作
  • 限量收藏

【收藏】紫砂壶的鉴赏秘籍

  • 日期:2017-06-09
微信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壶是中国汉民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壶是中国汉民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制品的珍贵,以壶为例,表现着一种古朴醇厚的美。那么,如何来欣赏一把紫砂壶?

一、结构

紫砂壶的基本构成一般是以人体腰部以上(含腰部)的部分作为主体,其中包括头部、颈部、胸/肩部、两臂、手部、腰/腹部等部件,换句话说,紫砂壶体所描述的主体结构部分几乎不含腿部和足部,即便有,所占比例也很小,例如上双底、三足、四足、宽出/外飘的复合底等修饰手法。

二、部件呼应

“部件呼应”是指一把壶上的诸多组成部件彼此之间的联系,在部件表达出相同、相似、或相反的题材的前提下,壶才能组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呼应”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胡乱拼凑,更不能随意。

部件呼应大致上分为两种方式:

1.像形呼应:是指一把壶的每一个部件所表述的意思、题材、概念相同或相近,类似的品种有很多很多,如云肩如意、大亨掇球.........

云肩如意的每一个部件均带有云纹/如意纹饰。

大亨掇球的每一个部件都带有圆的题材,是诸多圆部件组合而成的一个整圆题材。

求正的每一个部件均带有“方”的概念

2.逆向呼应:是指一把壶的组成部件,有规律的题材概念相反或相逆。比如方/圆呼应、粗/细呼应、花/素呼应等

a.方圆呼应:也就是整体构成题材里面,分别有方的题材,也有圆的题材,从正面看是方的,从上面、下面看都是圆的。

b.粗细呼应:粗细呼应的目的,是要造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例如用很细的流、把、钮,配合上一个很有圆润很有张力的身桶,借此,以凸出身桶的视觉效果比例,让主体显得更加饱满稳重。

c.花/素呼应:花/素呼应,一般是指在光素的身桶上,装饰上题材相同或相近的流、把、钮。花/素呼应的装饰效果,绝大多数目的是为了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终要求还是凸出身桶。

三、线条

紫砂壶器是由多根线条构成的立体实物,我们以纯手工成型的紫砂器为实际参照物,只要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圆器、方器还是筋纹器,构成纯手工紫砂壶器的几乎所有线条,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反之,每一根都是弧线,这些弧线的表达方式包括圆弧线、抛物线和S线。

从正面看到的是纯粹的直线,就算作者制作的壶是纯粹的方货,当我们近距离的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远观的直线,近看都是向外鼓出的弧线。

根据以上的概念,我们再看看一把方础壶,对比细节,应该会一目了然了,构成方础的每一根线,都是弧线,也只有由外鼓的弧线构成的整体,才能显得更饱满,更有气度。

但为什么是弧线而不是直线呢?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远观一把纯粹由直线构成的模子方壶的时候,不难发现,壶的每一个立面均往里凹,并不是说壶体真的瘪进去,而是视觉效果上产生的错觉。

四、气韵

我们常听说一把壶的气韵贯通,其实所说的意思,就是壶的局部与身桶主体在线条衔接上的准确程度,如果镶接的位置不对,一把壶的气就会断掉,反之,壶的整体气韵能够连接起来形成循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考验制作者手上功夫的。

五、精神

精神与气度是要分开说的,精神主“骨”,气度主“肉”。

何谓精神?我们要从人体结构比例上来分析,一个健康/强壮的人,胸饱满肩宽阔、昂首姿态,给人感觉非常精神。由于肩宽胸满的缘故,还会让人错觉重心上移。

精神主“骨”,重在肩胸,如果肩胸瘪塌了,那整把壶的重心将会下沉,会给人感觉作品了无生气。而“骨”的形成,其实就是壶体局部的【折角弧线】,当局部折出明显角度之后,壶体局部的“面”的形状将会随之改变,视觉层次感立显。壶体的精神也将全然不同。

六、气度

何谓气度?气=充气感度=肚量

如果说精神主要指壶肩部位的饱满,那气度就是说壶腹的收式弧线,要做到纯粹的充气感并不难,但是要在充气感中加入带有转折力度的“角”就非常不容易了,盖面的虚片、壶肩的拍打乃至后期制作的蔽身桶工具,均可作为判断作者对壶器理解能力的依据。

七、转折角度(力度)

何谓转折角度?我们前面说到身桶体现精神气度,而整壶体现力度的部位,却是在流/把上,“力度”其实非常好理解,说白了,就是每一个弯折的弧度都带有明显的折角,既能够看出明显的弯折力量。而这种弯折的力量同时需要配合流/把的粗细变化,从手掌端(壶把)转向大面积的能量聚集(身桶)再由粗到细集中到一点上(流尖),向外喷出,也就是我们说的“由点到面再到点”的力度,这种力度,需要流把与身桶的高度细致衔接,达到通气的效果,形成气循环,方能成大器。

八、协调性

协调性,既是指流/把斜向角度、各占虚实空间比例等均衡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一直都是探讨的话题,在此用略微详尽的方式来叙述一下:

1、常规现象——流/把斜向角度对称,流略粗,把稍细,虚实空间互补均衡这类器形,属于较易辨别的器形,对称方式是相对固定化的。

2、也就是很多人都在尝试的方式,他们一直都在改良纯粹意义上的均衡,例如,何道洪、吕尧臣等人的作品很多都带有“蓄势”风格。

蓄势——是指“蓄力待发而未发”,随时一触即发!这种方式已被多人采用应用。类似风格的作品,壶把所占比例很大,流只探出一部分,用厚重的身桶作为稳固的底盘和强大的支撑后盾,从后往前蓄势待发力。

本文章内容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自动集录,本文章所涉部分图片搜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 联系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